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国历代大儒名单 > 第128章(第1页)

第128章(第1页)

宣畅,期于浃洽&rdo;,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

年),历时十年,成《春秋集传集注》。&iddot;之后,他又&ldo;撮其纲目,撰成《统例》

3卷,以辅《集传》,通经意焉。&rdo;[注]

陆淳跟随啖助学习,是在唐代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据陆淳说,他拜啖助

为师,&ldo;秉笔持简,侍于啖先生十有一年。&rdo;按:啖助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去

世,时年47岁。上推11年,即上元元年。据陆淳说,他在啖助&ldo;述释之间,每承善

诱,微言奥指,颇得而闻&rdo;[注],可知,陆淳师从啖助,对啖助的学术方法、学术

思想,特别是对啖助的《春秋》学有深入的了解,并深受其影响。

两《唐书》说陆淳自幼师从赵匡,而没有提到他师承啖助。事实上,陆淳师从

啖助,证据已很充分了。而说陆淳师从赵匡,却没有多少证据。赵匡,宇伯循,天

水(今甘肃天水)人,从师著名学者萧颖士,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开始在宣、歙、

池都团练观察使陈少游处任幕僚。做过殿中侍御史、淮南节度判官、洋州刺史。他

也是一位《春秋》学者,与啖助的学术观点非常相近。从文献记载看,陆淳与赵匡

并非师生关系。那么,赵匡与啖助之间是不是师生关系呢?据陆淳《修传始终记》,

大历五年,即啖助完成《春秋集传集注》那一年,赵匡正在陈少游幕府供职,前往

浙中,途经丹阳,曾到啖助居住处去拜访,讨论《春秋》经学,&ldo;深话经意,事多

响合&rdo;,二人谈得很投机。赵匡打算回来时再到丹阳拜访啖助,&ldo;当更讨论&rdo;,但

不幸的是,啖助在这年去世。从这段记载看,赵匡与啖助在大历五年以前并未谋面,

因此,二人之间也不存在师生关系。

啖助去世后,留下了《春秋集传集注》及《统例》的遗稿。陆淳认为应该将它

整理出来,使唤氏《春秋》学发扬光大。于是,他与啖助之子啖异将遗稿抄录出来。

陆淳又想到了与啖助学术观点相似的赵匡。这时,陈少游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

浙东观察史,赵匡已随节度使府迁镇于浙东。于是,陆淳与唤异一起,带着啖助的

遗稿去造访,请赵匡帮助整理。赵匡对啖助的遗稿进行了加工、补充,然后由陆淳

进行最后编纂,统一体例,到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完成了这项工作。关于这个过

程,陆淳在《修传始终记》中有过记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