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虽然讲心理合一,但心与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为了进一步弄清&ldo;心
即理&rdo;这个命题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还需要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两个范畴在陆九
渊哲学体系中的真实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在陆九渊的学说中,&ldo;理&rdo;这个范畴具有
以下三层意义:
第一,&ldo;理&rdo;是宇宙的本原。陆九渊说:&ldo;塞宇宙,一理耳。……此理之大,
岂有限量?程明道所谓&lso;有憾于天地&rso;,则大于天地者也,谓此理也。(《全集》
卷12,《与赵泳道》)&ldo;此理在宇宙之间,未尝有所隐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
顺此理而无私焉耳。&rdo;(《全集》卷11,《与朱济道》)意思是说,充塞宇宙的,
是无限量的理,天地万物都是&ldo;理&rdo;的表现,理即天地万物之本原。
第二,&ldo;理&rdo;是自然、社会的总规律。自然、社会、天地鬼神都必须遵守这个
总规律。他说:&ldo;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rdo;(《全集》卷35,
《语录下》)&ldo;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违异,况于人乎?&rdo;(《全集》卷
11,《与吴子嗣》)&ldo;此理充塞宇宙,谁能逃之?顺之则吉,违之则凶。&rdo;(《全
集》卷34,《语录上》)由此可见,陆九渊的&ldo;理&rdo;,就是宇宙的总规律,这一规
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违背它,&ldo;顺之则吉,违之则凶&rdo;。
第三,礼是封建社会的政治、礼法制度、纲常伦理的最高准则。他说:&ldo;礼者,
理也&rdo;(《全集》卷12,《与赵然道4》)。又说:&ldo;典礼爵刑,莫非天理,……古
所谓宪章、法度、典则者,皆此理也。&rdo;(《全集》卷19,《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ldo;爱其亲者,此理也;敬其兄者,此理也;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惊惕恻隐之心者,此
理也;是知其为是,非知其为非,此理也;宜辞而辞,宜逊而逊者,此理也;可羞
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者,此理也;敬此理也,义亦此理也。&rdo;(《全集》
卷1,《与曾宅之》)总而言之,&ldo;理&rdo;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纲常伦理、礼仪法
度的最高准则。
&ldo;心&rdo;的范畴也具有三层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