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国历代大儒名单 > 第292章(第1页)

第292章(第1页)

总结历史上中兴之主的历史经验,作为福王的借鉴。分为祖鉴、近鉴、远鉴、王鉴、

五帝鉴。该书最终没能送到福王手中。刘宗周又对《大学》进行了考订,著《大学

参疑》,确定了《大学》的文本,并略为诠解。

这一时期他最重要的工作是改订《人谱》。该书原名《证人小谱》,成书于崇

祯七年(1634),以后三易其稿。在定稿自序中,刘宗周说:

子曰:&ldo;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rdo;

今之言道者,高之或沦于虚无,以为语性而非性也,卑之或出于功利,以为语

命而非命也。非性非命,非人也。则皆远人以为道者也。然二者同出异名,而功利

之惑人为甚。老氏以虚言道,佛氏以无言道,其说最高妙,虽吾儒亦视以为不及。

乃其意主于&ldo;了生死&rdo;,其要归之自私自利。故大上有《感应篇》,佛氏亦多言因

果,大抵从生死起见。而动静虚无以设教,猥云功行,实恣邪妄,与吾儒&ldo;惠迪从

逆&rdo;之旨霄壤。是虚无之说,正功利之尤者也。

刘宗周对《人谱》极为重视。他认为佛教谈因果、道教谈感应,都出于功利目

的,不能真正成就圣贤人格。而儒者所传的《功过格》,也难免入于功利之门。他

认为:&ldo;今日开口第一义,须信我辈人人是个人。人便是圣人之人,圣人却人人可

做。&rdo;[注]如何成圣?这便是《人谱》一书的目的。该书先列《人极图》,第二篇

为《证人要旨》,第三篇为《纪过格》,最后附以《讼过法》、《静坐法》、《改

过说》。&ldo;言过不言功,以远利也。&rdo;他认为&ldo;诺人者莫近于是&rdo;,&ldo;学者诚知人

之所以为人,而于道亦思过半矣。将驯是而至于圣人之域,功崇业广,又何疑乎!&rdo;

《人谱》是刘宗周的绝笔。他后来在绝食期间对儿子刘灿说:&ldo;做人之方,尽

于《人谱》。&rdo;[注]弘光元年(1635)五月,清兵攻破南京,福王被俘遇害,潞王

监国。六月十三日,杭州失守,潞王降清。十五日午刻,刘宗周听到这一消息,时

方进膳,推案恸哭说:&ldo;此予正命时也。&rdo;于是他决定效法伯夷叔齐,开始绝食。

他说:

至于予之自处,惟有一死。先帝(指崇祯)之变,宜死;南京失守,宜死;今

监国纳降,又宜死。不死,尚俟何日?世岂有偷生御史大夫耶?

当时江南士大夫纷纷降清,做了贰臣,玷污各教,背叛了平时所学之道。刘宗

周要以自己的行动,成就自己的人格,为衰世作一表率。弘光元年(1635)闰六月

初八日,刘宗周前后绝食两句而死。其子刘氵勺遵照他的遗命,书其囗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