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国历代大儒名单 > 第293章(第2页)

第293章(第2页)

所谓&ldo;东林党&rdo;,其实始终不曾是一个有纲领的政党式团体,也并未真正结党,

最多只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学术集群。&ldo;东林党&rdo;这个称谓,是由阉党强加的。

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郎中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学者称东林

先生或径阳先生,1550‐1612)因&ldo;京察&rdo;案革职家居,与同里高攀龙(字存之,

一字景逸、云从,1562‐1626)、钱一本(字国瑞,号启新,江苏常州人,1539‐

1610)等人讲学无锡东林书院,嗣后邹元标(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人,1551

‐1624)、赵南星(字梦白,&iddot;号清都散客,河北元氏人,1550‐1627)等亦相继

讲学,远近士子,闻风相从。上述诸人后来被认为是东林党的创始人物,其中顾宪

成,邹元标、赵南星被誉为&ldo;海内三君&rdo;。在学术上,东林人士反对阳明学术末流

&ldo;盛谈玄虚&rdo;、以致&ldo;遍天下无不皆禅学&rdo;(刘宗周《刘子全书》)而造成的空疏

不切实用的流弊,主张回归正统的朱子学,提倡避免空谈心性、强调做学问应以平

治天下为终极目的,表现出期望在实践上济世救民的强烈政治责任感,这完全合乎

正宗儒家&ldo;兼济天下&rdo;的传统观念;至于&ldo;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rdo;

(《明史&iddot;顾宪成传》),也无非是中国士大夫之根深蒂固的习惯,自东汉以来就

是如此,一般情形之下,大权在握的当道者不妨对这类往往无伤大雅的&ldo;清议&rdo;冷

笑置之而已。然而天启朝的情况不同。明初,朱元璋曾严厉规定一内臣(按即宦官)

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rdo;(《明史&iddot;宦官传》),而天启朝的宦官魏忠贤居然权倾

中外、势焰熏天,内阁诸大老则仰其鼻息、助纣为虐,这些眼前的现实自然成了东

林人士&ldo;讽议&rdo;&ldo;裁量&rdo;的主要内容,两下里针锋相对,看来也有义气用事的成分:

&ldo;处论所是,内阁必以为非;处论所非,内阁必以为是&rdo;(《明儒学案&lso;东林学案》);

而且&ldo;京中朝士慕其风者&rdo;(即一些较为正直的官员)又与东林诺人桴鼓相应。这

样一来,阉党遂将东林人士视如仇雠,阮大铖等寻机进言魏忠贤:&ldo;此俱东林党,

每事与公相忤&rdo;(《明季北略&iddot;魏忠贤浊乱朝政》),顺便还把所有不依附不顺从

他们的士人统统打入东林的阵营,以至&ldo;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