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意,这就是古今流誉的删修&ldo;六经&rdo;的千古盛事!
六经,即《诗入《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对六经用
功深浅不等,作用不一。分别说即删订《诗》、《书》,修起《礼》、《乐》,赞
《易》,修《春秋》。其于《诗》、《书》、《礼》、《乐》,在于删订。删,即
删除杂芜,选录精华;订,即订正讹误,编次顺序。对这一工作,司马迁又称之为
&ldo;论次&rdo;和&ldo;修起&rdo;。《史记&iddot;儒林列传》:&ldo;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
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rdo;孔子对《诗》、《书》、《礼》、
《乐》的删订,大致始于中年时期,而成于返鲁之后。《史记&iddot;孔子世家》说:
&ldo;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
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rdo;当时,孔子方
40多岁。孔子68岁自卫国回来,又继续完成修订之业,他尝自谓:&ldo;吾自卫返鲁,
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rdo;(《子罕》)《史记》又说:&ldo;孔子之时,周室微而
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
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rdo;相传中国上古时期遗
留下的文诰有三千余篇,孔子选取其中唐虞至秦穆公时的文献数十篇,加以排列整
理,这就是《书》,又称《书经》或《尚书》。《诗》也如此,据传孔子从三千多
首古诗中,删重去复,去粗取精,得305篇,内容涉及殷周始王和周幽王、厉王时事,
称&ldo;诗三百&rdo;,孔子都配乐弦歌,重加整比。礼,古时礼节繁缛,不相统一,有
&ldo;经礼三百,曲礼三千&rdo;(《礼记&iddot;礼器》)。今传礼仪远没有这样多,可能其间
也有孔子选编删取工作。乐,是声响材料,其文本今已不传,孔子订乐的具体工作
不详,但从他&ldo;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rdo;的自白,已足可证明孔子正乐实有其事。
孔子对《易》的钻研大致伴着他认识史上&ldo;50而知天命&rdo;的进程开始,随着
&ldo;6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do;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加深的。孔子自谓:&ldo;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