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国历代大儒书籍 > 第59章(第2页)

第59章(第2页)

了。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顶风冒雨,亲操耒耜,参加生产劳动:&ldo;身服百役,手足

胼胝;或耕或籽,沾体露肌。&rdo;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但是,他胸有大志,以圣

人之业自任,不以产业为意,&ldo;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rdo;,对&ldo;既贫且篓&rdo;

的家道,处之&ldo;晏如也&rdo;。他一心研读&ldo;圣人之书&rdo;,非此无所嗜好。如果说西汉

初期的董仲舒是一个&ldo;三年不窥园&rdo;&ldo;志在经传&rdo;富而好礼的纯儒的话,那扬雄就

是一位&ldo;忧道不忧贫&rdo;的君子,是&ldo;饭疏食饮水&rdo;亦乐在其中的颜回似的&ldo;癯儒&rdo;。

根据扬雄自述,其为学有两个特点,一是&ldo;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

不见&rdo;。章句是西汉今文经治学特点;训诂是东汉古文经学的特点。扬雄不讲章句,

只究训诂,开创了朴实的古文家风。今文经学者,世守师说,规规以师法章句为意,

不敢越雷池一步;古文家则主张博览泛观,东汉时期的古文大师,如桓谭、班彪、

班固、王充等人莫不&ldo;博览群书&rdo;,以此为法。可见冲破西汉今文章句,开创东汉

古文家法,正是扬雄首开其端。二是深沉好思,清静无为。自序说:&ldo;为人简易佚

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无为,少嗜欲&rdo;;&ldo;不汲汲于富贵,不

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rdo;简易佚荡、清静无为、少嗜寡欲、淡漠荣利

等等,是其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表现。扬雄为人清高,不事俗品:&ldo;自有大度,非圣

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rdo;是一个好学、深思,同时又有高尚修养

的儒者。而这些,都得益于他的老师严君平。

严君平[注],名遵,君平乃其字也。成都人。博学德高,隐于市井。&ldo;专精

《大易》,沈于《老》《庄》&rdo;[注],是一位民间的道学高人。《汉书》说君平汉

末卖卜成都市,借卜筮来宣扬正道,启人善心:&ldo;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

顺,各因势利导之以善。&rdo;淡薄荣利,以道学为乐,每日才阅数人,&ldo;得百钱足以

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rdo;班团还说:严遵&ldo;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

(庄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

贤者称君平德。&rdo;[注]扬雄《法言》中亦有严君平的赞辞:&ldo;蜀庄沈冥,蜀之才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