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猜测迅速蔓延,甚至从后排的小官吏传到了前边的阁臣。
那些位高权重的阁臣也开始窃窃私语。
陈宣若端着玉笏,端正而立,以不大不小的声音冷然道:&ldo;胆敢谤议中宫,还懂规矩吗?&rdo;
身后的人倏然息声。
察觉到丞相的怒意,连带着别处的私语声也好像小了许多。
御座之上的江璃稳稳地俯视下首,冲着司使道:&ldo;这卦象从字面上看也看不出什么,司使可否为朕详细解说。&rdo;
司使揖礼,道:&ldo;祸将在近几日至,不时就会有结果。&rdo;
话音刚落,宣台那边传讯鼓声骤起,传驿官到了重阳门外,内侍前来报,说是南郡有战报呈上。
举朝哗然,天下众人皆知,眼下乃是太平盛世,南郡久无战事,哪来的战报?
江璃召传驿官到近前回话。
那人匆匆而至,极为狼狈,喘着粗气哀声道:&ldo;奎阳太守罗坤起兵造反,已攻陷三州,直逼渭水!&rdo;
玄金台内外一片冷肃。
江璃看向司使:&ldo;凶出自南方,象成坤,监天司的卜算果然准。&rdo;
司使在帝王清炯的注视下,颤颤地低了头,道:&ldo;臣惶恐。&rdo;
江璃冷然一笑,站起身冲着阶下列臣,扬声道:&ldo;开试大典由陈相代朕主持,兵部、太尉府一应司职随朕回宣室殿。&rdo;
众臣躬身应是,几人从列队中走出,跟在帝王仪仗后,随江璃回宫。
……
战事突起,如碎石自天降落,打破了盛世的平静。
战报几乎每日都有,传驿官自安平门一路驱马直入,穿过长安的主要街道,在应试仕子们忧心忡忡的注视下,直奔宫门将战报送到君王的案牍上。
本该是各方俊彦齐聚长安的热闹时节,如今愣是内外皆寂寂,一片萧索。
文武朝臣分成了两大拨,一拨专门应付科举及长安内外防值,一拨专门应对南郡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