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他们抄写的献粮榜,自己名字后面跟的这个数……怎么这么熟悉呢?这不正是去年年底给某人的分红么?
她居然,就这么,都捐了……就像她当初买了地却署了沈申洲的名一样。
&ldo;这不是我捐的。&rdo;崔严将献粮榜掷在地上。
顾不得捡,那帮大户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ldo;不是你捐的?&rdo;
崔严极为蔑视地扫过众人,眼光落在自家叔叔的脸上,慢慢道:&ldo;这钱不是我捐的,这是咱们大家的钱。这是去年年底给郡守夫人的分红,里面还有你们凑的呢。&rdo;
众人一片交头接耳,去年年底崔严说要给郡守夫人分红时,诸人纷纷解囊,都想在郡守大人面前卖个好,哪知道……
&ldo;你不是说郡守夫人目光浅,眼里只有银子么?&rdo;
&ldo;对啊,一个财迷心窍的人却能在这种时候拿出全部的钱救助百姓,咱们却只想争斗而不顾民众的死活,也难怪民心都倒向赵氏夫妻了。我刚才不是说我还没捐呢么,我崔严再捐一倍。&rdo;
与此同时,酷热难耐的茗华极力要求在月子里洗个头,但在李婆婆的带领下一群人严防死守,茗华只得委屈地脏着。
赵默成知道妻子的要求后,关严了门窗,把一个炭炉端到外屋,自己动手烧水给茗华洗了头。
看着眉开眼笑地夫人,李婆婆头疼地说:&ldo;我的大人唉,这可是要落病的。&rdo;
&ldo;无妨,我问过焦二狗的。&rdo;指挥丫鬟收拾东西的郡守大人自信地答道。
等众人忙完了,心情极好的茗华问:&ldo;干嘛对我这么好?&rdo;
&ldo;因为我娶你了啊。&rdo;赵默成理所当然。
敷衍,不走心。
&ldo;那你要是娶了别人是不是也会这样?&rdo;茗华不死心地追问。
&ldo;不会,因为我不会娶别人。&rdo;赵默成信誓旦旦。
骗人。&ldo;那你当初错以为娶别人时还不是一样娶了?&rdo;茗华想起往事。
&ldo;那时候……我没想过真成亲的事。&rdo;
&ldo;那你什么时候开始想的?&rdo;与郭氏兄弟比赛时?弓弩之下救我时?还是郡守府的日久生情?
&ldo;……我也说不清。&rdo;实诚的大人让廊下的几个丫鬟憋红了脸,这赵大人该做的事都做了,就差几句好听的了,怎么这么笨啊。
&ldo;你脸怎么红了?&rdo;
落荒而逃的大人差点撞上忍笑的偷听者们。
难怪一直留着络腮胡,原来是为了掩盖情绪啊,以前怎么不知大人爱红脸呢?
隔天,赵默成安顿好高山事宜,告别了妻儿,指挥浩浩荡荡地粮队准备开赴陇西,可是还没出云府城,一骑敕令的到来阻止了救灾行程。
敕曰:赵默成对此次陇西大水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现责令其免职入狱,等候发落。
突逢变故,茗华急忙命人请来崔严、郭缠虎、沈申洲等人商议。
沈申洲想起郑昊等说起的,陇西修建水库之事,分析陇西此次水患定与此有关。而卢海钰为了推卸责任,说陇西洪灾因高山上游洪峰所致,是赵默成防洪不利导致下游遭难,把责任一股脑推到了赵默成身上。
郭缠虎派人多方打探,事实与沈申洲估计的相差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