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竹影婆娑摇曳,应和着叮咚如泉泠的琴声,令人闻之便心头畅快不已。
过了片刻,董夫子的动作停下,琴声也随之停了下来,胡老上前道:&ldo;先生,学生们来了。&rdo;
董夫子应了一声,将古琴放下,然后从榻上下来,几个月不见,他的头发仿佛又花白了些,只是精神气还在,一如谢翎初见他那般,气质卓然。
董夫子一招手,笑道:&ldo;都站着干什么?难道是因为夫子的琴技太过高超了么?坐,都坐。&rdo;
谢翎几人纷纷入了座,胡老捧了茶上来,董夫子便道:&ldo;我不在这两个月,你们读书上可遇到了什么问题?&rdo;
于是几个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意思是谁先来?最后钱瑞起身拱手施礼道:&ldo;夫子,弟子有惑。&rdo;
&ldo;欸,&rdo;董夫子摆了摆手:&ldo;有惑等会再解。&rdo;
钱瑞:……
那您方才问什么?
当然,他是不敢说出来的,董夫子一向如此,不按常理出牌,遂只能无奈地坐下了。
董夫子问道:&ldo;君子明五德,习六艺,你们有谁懂琴理?&rdo;
几个学生顿时面面相觑,谢翎和钱瑞都不懂琴,又去看杨晔,杨晔抽了抽嘴角,他长这么大,连琴都没有摸过的,更别说懂琴理了。
最后几人又望向晏商枝,只见他稍稍欠身,道:&ldo;学生略通一二。&rdo;
董夫子听了,欣慰地捻着胡须,道:&ldo;一二足矣。&rdo;
他说着,又转向谢翎三人,问道:&ldo;你们呢?&rdo;
谢翎等人答道:&ldo;学生惭愧。&rdo;
就是对琴理一窍不通了,董夫子也不恼,道:&ldo;不通也无妨,学一学就通了。&rdo;
于是几个学生愈发面面相觑了,尤其是钱瑞,更是一脸茫然,眼看会试在即,他们夫子不急着指点他们功课,反而让他们去学琴,这是什么道理?
谢翎却知道董夫子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遂答道:&ldo;学生明白。&rdo;
杨晔和钱瑞也跟着答应下来,董夫子这才问起功课学问上的事情来。
这一问一答,一个上午晃眼就过去了,董夫子留了饭,直到下午时候,谢翎几人才告辞离开,走的时候,每人怀里都抱着一把董夫子送的七弦古琴,还有一本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