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会是很有前景的一件事呢。那么多的居民,也就意味着巨大的订数。&rdo;
&ldo;好吧,试试看。我再重复一遍,暂时我还什么都没同意呢。我首先必须弄清楚,
这是一笔什么钱。&rdo;
当那个自称是西伯利亚某家报社的记者的人,请求出版塔姬雅娜&iddot;托米林娜小说的
圣彼得堡出版社总编讲一讲塔姬雅娜时,总编对此丝毫也不感到惊奇。不但如此,他发
自内心喜欢这次采访,因为他明白报上的文章肯定会吸引人们关注托米林娜的书的,所
以,这会提高其书在乌拉尔以外地区的销量。塔姬雅娜本人并没搞过访谈,所以,每种
出版物对于出版社来说都实实在在比黄金还贵。
&ldo;请您讲讲托米林娜,&rdo;记者说道,&ldo;她写作了多长时间了,受过什么教育,家庭
怎样。我对这一切都感兴趣。&rdo;
&ldo;她写作时间不长,总共才五年。&rdo;主编胸有成竹地说。
&ldo;难道才写了五年?&rdo;记者吃惊地说道,&ldo;这太令人吃惊了。五年中写了这么多东
西!&rdo;
&ldo;她写作能力很强。有关她受的教育我可无话可说,不怕难为情,我得承认,我不
知道。不知何故我们从未谈过这事,好像也不曾有过谈论这个话题的理由。至于说她的
家庭,那么,她已经结婚,而且是结第三次了。还没孩子。不久前住在彼得堡,如今迁
到莫斯科,和新丈夫住在一起。&rdo;
主编小心翼翼地斟酌着用词,担心一不小心说漏了什么。从前,当塔姬雅娜&iddot;托米
林娜刚开始写作时,出版者在书的封二上登载的作者简介里,说她当过侦查员。有些人
以为既然她能写这么好的书,那她一定能理清他们与法律保护部门有关的问题。他们一
拨拨打电话给出版社,要她的电话及地址,要不就写信来,要不就亲自来。塔姬雅娜严
禁人们透露她的地址,至于笔名的秘密,那就更不用说了。她公事多得要命,哪儿还有
时间听人诉苦。她请求在她的书的封面上,永远也不要提她在内务部门工作的事。她惟
一做出的让步,是同意登照片,毕竟还是得登载一些有关作者本人的信息,不然读者感
觉不到自己的参与和私交,因此,他们拿在手里的书,即便有一个可爱女性的迷人微笑
也无济干事的。主编记得很清楚,就在这里上演过一出戏。
那天塔姬雅娜拿来了又一本书稿,签了出书合同,领了预付稿酬,准备离开了,当
时正是彼得堡最冷的冬季,刮着刺骨的寒风,主编想给塔姬雅娜叫辆车,把这位女作家
送回家。车当然给了,主编和塔姬雅娜一起走下楼,以便给司机说一声怎么走。在大厅
里,一位愁容满面的中年妇女朝他们走来。
&ldo;您就是塔姬雅娜&iddot;托米林娜吗?总算让我见到了!我在这儿等您等了一个月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