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日出东方图片大全 背景墙 > 第10章(第1页)

第10章(第1页)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实质性问题的认识总是超前一步,高人一筹,但那时他在党内的排名又总在第十位以后。八七会议后,当过政治局候补委员。过了半年,因没带秋收起义的残兵去攻长沙,被开除出政治局。六大,只当选了中央委员。

毛泽东此时握有兵权,可这个权又被他自己定下的&ot;党指挥枪&ot;的铁律约束着。毛泽东在军事上的影响力也不在全局方面,前几年只能影响红四军,几个月前才有影响一个方面军的可能。

历史还在选择着。

10月22日,毛泽东随一军团到达清江地区。红军还在赣江以西,还在毛泽东称之为两江相夹的狭窄区域里。他只能寄希望于时局的变化。

这天晚上,毛泽东得到一个确凿的消息:蒋介石在山东、河南大败冯玉祥和阎锡山,中原大战蒋介石获胜已成定局,蒋介石一些精锐部队已沿京汉铁路南下,目标很可能是红一方面军。

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蒋介石大胜后,红军已经不可能像过去一样选着中心城市去打了。长江南岸原先坐山观虎斗的军阀,此时必将以实际行动向蒋介石表明态度。打红军是他们不用学就会的&ot;秋波功&ot;。

毛泽东敲开朱德的房门,讲了上述情况后,以毋庸商量的口吻道:&ot;形势危急,高安不能打了。如今两个军团相距太远,我红一军团迅速北上靠近三军团,以应不测。&ot;

第三章

‐‐1

蒋介石平定北方,对江西红军动杀机,十万大军入赣。毛泽东:见一见斯大林也不是什么难事。第一次反&ot;围剿&ot;全胜,毛泽东喜作&ot;渔蒙傲&ot;。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喷。

1930年10月下旬,蒋、冯、阎中原大战因张学良派兵入关助蒋,戏剧性地降下了帷幕。冯玉祥兵败出洋,结束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以后断断续续再兼军职,与往昔的辉煌已不可作同日而语;阎锡出兵败后进到大连过起了寓公生活,直到两年后在蒋介石的应允下再掌兵权。可以想见,国内稍有实力的政治、军事集团,都在一次次的较量后向蒋俯首称臣了。

可是,不行,还有红军!放眼华夏大地,蒋介石觉得可称心腹之患的,只剩下共产党和他领导的红军了。四五个月来,他被中原战事搅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四面开花、猛烈扩展的红军。8月底,他授意何应钦制定的湘、鄂、赣三省会剿红军的作战计划,一放就放了两个来月,几路诸侯都没有丝毫的合作行动。中原大战胜负未分,实力将是在未来中国政治舞台新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何键和鲁涤平取明哲保身的态度。蒋介石心里明镜一样:表面上,这两个土皇帝在中原大战中屁股都坐在他的板凳上,也不过是壮壮自己的声威罢了,实际上百无一用。如果你们忠心耿耿,五个月真打朱、毛红军,也用不着我现在如此费心!

中原大战虽然胜了,可蒋介石暂时确实还没有坐下来搞个大型庆祝会,喝一喝鸡尾酒的心情。张学良助他也是有条件的,必须把阎老西和冯玉祥在华北的部分地盘送给这位少帅。日后张学良会不会造反,蒋介石心里实在没底。红军发展的速度和战斗力,也让蒋介石感到了压力。攻占长沙只用了三天,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在蒋介石看来,只有尽快把红军彻底消灭了,这觉才可以睡得安稳。所以,在中原大战大局已定的时候,他就派了部队南下入赣。

同时,蒋介石又没太把红军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以红军现在的实力,惊动他御驾亲征实在是小题大做,有那么点杀鸡动用牛刀的可笑。

10月28日,蒋介石签署了一项命令,任命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任第九路军总指挥,节制赣境现有的和将要到达的所有部队,准备围剿朱、毛红军。

鲁涤平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起来。于蒋介石,这是一个邀功争宠的机会;于他自己,这是一次报仇雪恨的机会;于一个统兵的将领,这又是一个立可传世之威名的机会。鲁涤平没有理由再作壁上观了。11月2日,鲁涤千把已到江西境内的七个师二十一个旅编成二路纵队,限定在五天内集结于衰水两岸,准备一举把红一方面军聚歼于清江和分宜地区。

10月25日,毛泽东、朱德率一方面军总部到达新余县罗坊。毛泽东当天就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讨论打不打南昌和如何粉碎敌人&ot;围剿&ot;的问题。史载:经反复讨论,绝大多数人赞成毛泽东的主张,认为当前不是进攻大城市的问题,而是积极防御的问题。只是在会议的决议里,仍保留着这样一段文字:&ot;目前的战略是在占领南浔路占领南昌九江的总目标下,继续吉安胜利,争取进一步的胜利,即在吉安、南昌之间一带地区发动广大群众,筹措给养,同时加紧后方的群众调动与给养筹措,准备与敌人作大规模的决战,消灭敌人主力,实现全省胜利。&ot;这时,红一方面军仍没得到李立三下台的消息。

历史在这里又一次出现了惊人的巧合。恰在这一天,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发出了致红一、红二军团前委的指示信,指出:&ot;照今天的形势来说,攻长沙或是攻南昌,并不是第一步工作,目前党之最中心的策略是如何组织革命战争击破敌人的。围剿与进攻。&ot;如果瞿秋白和周恩来知道这一天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决议还要挖空心思与李立三的方针保持大方向上的一致,不知会做何感想。这种联络上的迟缓,为后人面对这段历史时,布下了几多的屏障。如果仅按时间顺序看待当时中共中央的作用,它无疑是及时的和巨大的。可是当我们真正面对在同一天在不同地点用方块字组合成的一份文件和一封信时,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不是毛泽东三番五次对中央的方针提出疑问并在行动中加以修正,红一方面军此时极有可能已不复存在,中央的这封指示信将找不到收件人了。

穿越历史的迷雾,仔细研读那些历史留下的巧合,我们才能体味另一个历史伟人邓小平对毛泽东发自肺腑的公正客观的评价: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还会在黑暗中徘徊许多年。

中共中央为了应付眼前的危局,在指示信中指出:苏区中央局在项英未到前,可先行成立,暂以毛泽东代理书记。目前一切政治军事指导统一集中到中央局;日后成为伟人的周恩来,当时位居中共中央决策层。周恩来在毛泽东的几份报告里,不会不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不同凡响。可惜这次提拔令也与指示信一起姗姗来迟,难免会给人以&ot;马后炮&ot;的感觉。

10月30日以后,毛泽东不得不放弃对农村各阶层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全力投入军事领导工作。

11月1日,毛泽东同朱德在罗坊签发命令,令红一方面军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同时决定主力移到赣江东岸,具体部署是:以红三军团为中路,准于本月5号在新干对河附近渡江,向樟树前进;以红四、红十二军力有路,于5号开到峡江城,6号渡江,经崇仁向抚州前进;以红三军为左路,担任赣江西岸一带地区扰敌工作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