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将约一年前五中全会制订的&ldo;以政治限共为主、军事限共为辅&rdo;的方针,发展为&ldo;以军事限共为主&rdo;。接着,在1939年年底到1940年年初,形成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国共摩擦高潮,在山西、河北、河南、湖南等地都发生了国共武装冲突与流血事件。在这次摩擦高潮之前,在1939年5月,胡宗南已出兵占领旬邑县城。在摩擦高潮中,1939年12月10日,胡宗南部第九十七师一个团,联合宁县保安队,夜袭宁县县城,原驻该城的八路军罗营在伤亡400余人后突围撤走;12月14日,驻平凉的第一九一师配合保安队,又袭击了镇原城的八路军某营,占领镇原,并向西峰镇、马渠、屯子镇一线的八路军发动攻击;在12月底到1940年年初,胡宗南又调派第七十六军李铁军部的两个师、第八十军孔令恂部的两个师及预三师等部,攻占了正宁,淳化两城。胡宗南部在占领囊形地带五座县城后,乃集结兵力,准备向北推进,威逼延安。这时国共两党的关系,正如当时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的张治中所说:&ldo;从这一年开始,两党的摩擦纠纷,在各地发生,乃至有些地区发生武装冲突。&rdo;&ldo;十二月,胡宗南部又进驻陕甘宁边区的五个县,更加剧了两党关系的恶化形势。&rdo;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下),(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75页。
在延安的中共中央从晋绥地区调回主力第九旅,协同留守部队,对胡宗南部的北犯,采取了不夺回胡部占领的五座县城,而是控制以马栏为中心的五县广大乡村地区,并防止胡宗南部进攻延安的方针;同时,把主要打击矛头指向延安以北的绥德地区专员何绍南,军政齐下,迫使何绍南于1940年2月5日逃离绥德,中共军队控制了绥德、米脂、葭县(今佳县)、吴堡、清涧五县及其50万人民。陕甘宁边区向北推进与扩大了一大片土地,并与黄河对岸的晋绥解放区连成了一片。
筑起&ldo;防共长城&rdo;(5)
胡宗南所指挥的对陕甘宁边区的第一次武装进犯到1940年3、4月间停止。1940年3月5日,毛泽东致电蒋介石、程潜与胡宗南,重申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主张。国共两党的紧张关系一度和缓下来。在这次国共军事摩擦中,胡宗南得到了旬邑、淳化等五座县城,但囊形地带的广大乡村地区仍在中共手里,同时却失去了整个绥德地区。胡宗南进攻的结果得不偿失。
陈立夫
1940年秋,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从重庆来到西安视察教育。陈立夫是胡宗南的浙江湖州同乡。陈立夫的三叔陈其采曾任胡宗南中学时的兵式体操教师。陈立夫生于1900年,比胡宗南小4岁,但在国民党内的资历、地位与政治经验都在胡宗南之上,而且与蒋介石关系特深,胡宗南一直以师礼待他。陈立夫到西安后,胡宗南邀他晚餐,还让陈检阅部队。陈立夫称赞胡的部队&ldo;军容肃穆而壮大&rdo;,并向胡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议,说:&ldo;蒋公以北伐第一军之基本部队授兄,并以最佳美援武器补充兄,兄宜做一件轰轰烈烈之事以报之,则今后之天下,兄乃能承其绪。兄如有此魄力,我愿共负其责。我告以计划。&rdo;陈立夫的&ldo;计划&rdo;,陈立夫建议胡宗南去做的这件所谓&ldo;轰轰烈烈之事&rdo;,乃是要胡率部袭击陕甘宁边区与中共中央。
但是,陈立夫的&ldo;计划&rdo;非同小可!在当时全国抗日的形势下,胡宗南没有蒋介石的命令,绝不敢去做这件将遭国人痛骂的所谓&ldo;轰轰烈烈之事&rdo;。当时国民政府的其他一些军政大员也不会同意陈立夫的这种书生之见与冒险主张。胡宗南的顶头上司、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在1941年12月2日就秘密地指示胡宗南:&ldo;现时收复囊形地带,亦殊不当。&rdo;胡宗南:《胡宗南日记•1941年12月2日》,台北出版。
陈立夫为此感叹不已,说:&ldo;宗南兄不敢冒此险,我知其虽有大志而无大胆,不可以有为矣。&rdo;陈立夫:《我的创造、倡建与服务--九十忆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9年版,第65页。
胡宗南及其统率的大军在西北筑起的所谓&ldo;防共长城&rdo;,给中共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却不能阻塞中共的迅猛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