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深入分析军事技术、经济状况及现代集团军人员和编制、装备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战争中战役的特点和规模,以及由于物质基础发生变化,这些战役未来的发展趋势。文中强调,大纵深和歼灭性的突击,是达成战争目的的最坚决的战略手段;在现代战役中,必须&ldo;大纵深楔入敌配置,紧随第一次突击实施第二次、第三次和随后多次突击,以使敌人被完全消灭&rdo;;正确解决战役法发展问题,要求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性,向各种条件&ldo;所能容许的最大纵深发展决定性的突击&rdo;,为此,必须振兴军事技术的落后领域,消除武装力量建设中的空白,从质量和数量上改善压制兵器,把运输工具和技术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书中批评了否定大纵深突击,宣扬短距离突击的&ldo;战役机会主义&rdo;。
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全面论述战役的著作,《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图哈切夫斯基和其他军事领导人在论述大纵深战役问题时,都曾援引该书的观点(文中有一些当时使用后来很少见到的军语)。
战役
突击集团军
编组类似1914年德军经比利时向马恩河实施进攻的各右翼集团军,或类似1920年我向维斯瓦河进攻1期间红军各右翼集团军的那种&ldo;突击&rdo;集团军,即用于向主要突击方向进攻的集团军,应保障它能自始至终以自己的兵力实施一系列连续战役。它应当拥有使它无论在战役开始时,还是在战役实施过程中,都能够克服敌人任何抵抗的手段。步兵部队、补加压制兵器、航空兵、辅助军队‐‐一切都要用于完成此种集团军面临的任务,并与这些任务相适应。计算集团军的编成,一定要保障在该战役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取得战术胜利。
1俄国国内战争期间,波兰在协约国支持下于1918年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占领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部分领土。1920年4月28日,波军再次向乌克兰发动进攻,向纵深推进200公里。红军决定以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西方面军和叶戈罗夫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实施反攻。5月26日西南方面军首先在乌克兰开战,7月4日西方面军在白俄罗斯发动进攻,相继将波军逐回波兰,并于8月中旬分别逼近华沙和利沃夫,奉命对华沙实施向心突击。实施主要突击的西方面军决心以主力第4、第15、第3、第16集团军(即文中所称&ldo;各右翼集团军&rdo;)从北面强渡维斯瓦河,攻占华沙。由于两方面军缺乏协同、兵力极度疲惫及波军占优势等原因,战役未能达成强渡维斯瓦河、攻占华沙的目的,红军被迫实行退却。随后两国在对苏俄有利的情况下签订了和约。‐‐译者注
为了实施大纵深和追求坚决目的的战役,应该预见到作战过程中情况必然发生变化:敌人必然会得到加强,其正面密度必然会增大,在进攻道路上必然会出现一系列仓卒或预先构筑的阵地。突击集团军应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手段,使其能够在预定战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下,毫无耽搁地组织不停顿的突击。在追求坚决目的的战役中,通常应该预见到会与敌军主力遭遇。敌人这些兵力可能从战役一开始就出现在进攻者面前,也可能在战役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变更部署出现在正面上,变更部署的方法是:铁路运输、行军和借助于汽车运输。
步兵部队应编进集团军,目的是使集团军在开始战斗时能够建立足够密集的进攻集团。
根据步兵师和步兵军的最大步战能力,步兵军在遭遇战役中和对敌人不很坚固的防御实施进攻时,冲击正面应不大于10公里;而对预有准备和密度足够大的防御实施进攻时,冲击正面为4.5‐6公里。在达到这一指标时,师和军的最大步战能力将被耗尽。
如果为了对敌人配置达成战役突破而应使冲击正面的宽度达到25‐30公里,那么,仅突击集团军第一梯队就应有3‐4个步兵军。
步兵在现代战斗特别是正面战斗中会遭受很大损失,因此须要经常换班休整。此外,在交战过程中,正面会呈被破坏,其长度会增大,密度会缩小。为了保持必要的正面密度,须要投入新锐兵力。这就要求第二和第三梯队拥有数量约为第一梯队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师。
这样,突击集团军步兵部队的总编成将达12‐18个步兵师。为了保障对如此多的部队实施正常的指挥,集团军必须编有一些四师制的军(最好是第一梯队军)。
此后,应该计算所需的补加压制兵器。
按照我们的计算,遂行突击任务的三师制军在遭遇战役条件下,一般需要4个补加炮兵团,在对预有准备和密度大的防御实施进攻时,这种团的数量要达到6‐7个。因此,每个第一梯队军通常需要加强4个补加炮兵团,此外,集团军还应掌握一定数量的补加压制兵器,这些兵器应使集团军能够在对预先构筑的防御实施冲击时,将各军或最重要的军的补加炮兵增至6‐7个团。第二种方案的补加兵器宜为坦克部队。由于坦克部队仅在突破时需要(而不是在战役全过程中用于替换补加炮兵),所以换算标准可以是1个坦克营等于1个炮兵团。
这样,由4‐5个步兵军编成的突击集团军需要补加炮兵4‐5个炮兵师(16‐20个炮兵团)和8‐12个坦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