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书评 > 第73章(第1页)

第73章(第1页)

李斯请求罢免赵高,二世皇帝不能接受。他在给李斯的信中,一方面是极力为老师申辩,一方面已经是近于哀求了。当李斯联络诸位大臣联名请求清除赵高时,二世皇帝害怕了。他害怕大臣们杀掉赵高,便将李斯和大臣们的动向通知了赵高。赵高千恩万谢皇帝的恩情。赵高是为人积极行动的类型,遇事往往先发制人,他反守为攻,以李斯攻击自己的罪名反套李斯。赵高对二世皇帝说:「丞相权倾天下,已成田氏篡齐之势。之所以未发,是因为顾虑臣下尚在;一旦臣下死,丞相将为所欲为。」于是二世做了决定性的选择,他下书谴责李斯及诸位大臣,下令逮捕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主张清除赵高的大臣们,通通交付郎中令赵高处置,追究谋反的罪名。

二世二年七月,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在狱中自杀,左丞相李斯等一大批大臣被诛杀,始皇帝以来的功勳老臣几乎完全被剪除乾淨。二世任命赵高为丞相,全面託付军国大事,重新组建帝国政府。赵高出任丞相以后,首先对新政府的人事作全面的变动和安排。新政府人事调整的基本原则就是打破论资排辈、看重功劳业绩的传统,越级提拔新人,使贫贱者富贵,拔下位者高官,全面清除始皇帝以来秦政府的大臣阁僚,尽可能选用自己的亲信侧近。对于最关枢要的大臣职位,二世即位以来一直由自己担当的郎中令一职,他任命弟弟赵成接任,便于继续控制宫廷和皇帝,其他大臣阁僚,也都一一做了相应的安排。由内而外,由近而远,咸阳朝廷的政治变动,不可避免地开始影响到各地和前线。

章邯是先帝老臣,李斯的亲信,旧政府的阁僚。李斯被杀,以李斯为首的老臣政府被赵高新人政府取代,章邯在朝廷内部失去了依靠和后援。赵高新政府建立之初,忙于中央政府的改组和政权的巩固,无暇顾及将兵在外的异己。叛乱尚未平息,只要军事进展顺利,新政府当一如既往地使用和支援章邯;然而,一旦前方军情不利,咸阳政变的后果,就在新相和老将之间显露出来。钜鹿之战,王离军被歼灭,身为平叛军总帅、统领中部军掩护王离围攻钜鹿的章邯,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受到朝廷方面的指责。钜鹿之战以后,在项羽所统领的诸侯联军的攻击下,章邯军又连连失利,步步后撤,朝廷方面的督促和责难,与日俱增。

不过,章邯毕竟是坚忍的宿将,他在内外不利的形势下完成撤退收缩,稳住阵脚,从二世三年一月到六月,一直坚守河内一带,迫使项羽所统领的诸侯联军滞留漳河地区达半年之久,与章邯军对峙而不能前进。就在这个期间,楚军别部的刘邦部队,开始西向关中方面进军,开闢了攻秦的第二战场。

六、刘邦的第一个大挫折

〈前言〉刘邦大难不死,病体不久得到康复,事业也重振旗鼓。经历此事以后,他不仅经受了挫折的磨练,增添了韧性顽强,他更体验到世上人事的反覆多变,学会了忍耐和容忍。

史书称刘邦大度能容人,是他能够成功取得天下的要素之一。刘邦的大度,并非是天性宽厚仁慈,而是为了最终的目标,能够自我克制,容忍待人。他的这种克制容忍的肚量,既有天生的素质,也是苦难磨练的结果。他起兵不久,就遭遇了部将雍齿和生地丰邑的反叛,大病几乎不起,堪称人生和事业上第一道苦痛失败的磨练。

二世元年九月,刘邦由芒砀山回到沛县,起兵夺取沛县政权出任沛公以后,马上部署军事,对沛县周边地区展开攻势。

二世二年十月,刘邦领军北上,进攻薛郡的胡陵县和方舆县(今山东鱼台西)。就在这个时候,秦泗水郡的监察长官平带领一支军队往丰邑方面移动。刘邦军迅速南撤,退守丰邑,击退了包围丰邑的秦军。故乡丰邑的威胁解除以后,刘邦加强了丰邑的守备,命令部下雍齿留守,自己带领主力部队向薛郡薛县方向进发。十一月,刘邦军抵达薛县,与秦泗水郡郡守壮统领的秦军交战,秦军被击败,退向薛县和沛县之间的戚县(今山东枣庄市薛城东),被刘邦军追及,郡守壮被刘邦部将左司马曹无伤生擒斩杀。

戚县之战后,刘邦军声威大振,军锋折向西北,攻击薛郡亢父县(今山东济宁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反秦军的西北部战线不断有不利消息传来,关中方面,章邯军大举出关,击杀周文于曹阳,周文军被歼灭。章邯军进而东进解除荥阳之围,假王吴广被杀,大将田臧和李归战死,围困荥阳的张楚军几乎全部溃灭。北部战场方面,王离军渡黄河东进,入太原郡,封锁井陉关,兵威震摄邯郸,赵将李良叛变,武臣赵国政权被颠覆,形势急转直下。受大局的不利影响,刘邦军开始往沛县方向撤退。当刘邦军抵达丰邑北部的方舆县时,得到消息,部下雍齿叛变,故乡丰邑已经改换旗帜,归属于魏国了。刘邦军大为震动。

沛县是泗水郡的北部边县,北邻薛郡,西邻砀郡,是三郡交汇之处,古来是宋国的领土,地处魏国、齐国和楚国之间。西元前二八六年,齐国灭掉宋国以后,这一地区先后在齐国、魏国和楚国间多次争夺易手,最后归属于楚国。秦灭楚国后,沛县统辖于泗水郡。秦帝国各郡的区划,大体基于军事攻占时的状况设置,泗水郡和薛郡基于攻占的楚国领土设置,砀郡基于攻占的魏国领土设置。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以后,战国六国政权纷纷复活,蜂起的各地也大体归属于战国旧国的旗号之下。不过,战国各国间的领土归属,本来就多纷争,各国相邻地区,更是因时因事而多有变动,始终是争议不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