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民国取代帝国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在维新失败、流亡海外的岁月里,他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路线,特别是梁启超通过办《新民丛报》等一系列报刊。继续影响着晚清中国。其实,在1895年之前,四个人的思想并无多少差异,即使孙中山也曾主张走改良道路。他给李鸿章的上书就是最好的证明。可以说,改良是他们共同的。1894年,年轻的西医孙文放下手头的医务,到翠亨村家中闭门多日,写下了洋洋八千言的《上李鸿章书》,提出对国事的建言。1893年出生的历史学家左舜生说:&ldo;在清末一切谈改革谈洋务的文字中,就我涉猎所及,以孙先生这封上李书第一。&rdo;当中最有名的就是&ldo;人尽其才&rdo;、&ldo;地尽其利&rdo;、&ldo;物尽其用&rdo;、&ldo;货畅其流&rdo;四条。实际上这是当时改良派的基本共识,并不是孙中山的原创,比他年长的思想家、买办郑观应早在《盛世危言》的序言里就说过:……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ldo;人尽其才&rdo;;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ldo;地尽其利&rdo;;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rdo;货畅其流。

孙文只是加了一条&ldo;物尽其用&rdo;。他平生的文章在发表前,一般都要请他的朋友批评、斟酌,这篇他走向革命前最重要的文章,也曾向陈少白、郑观应、王韬等人请教乃至代为斟酌过。郑观应观应是他的广东香山同乡,他北上天津,路经上海,拜访了郑观应和思想相通的王韬,两位有声望的老人给这封上书作过修改是可以肯定的,这几条是不是郑观应加上去的,我们则已无法知道了。王韬还亲笔写信介绍他去见李鸿章的幕僚罗丰禄,希望引见。然而时间不巧,正在甲午大战前夕,李鸿章没有时间接见一个微不足道、从广东来的年轻人,乃至有没有看到过这封八千言书,也是一个疑问。孙中山失望之下,在改良的路上掉头而去。

张謇1894年中状元,以汉人而对清室怀有感情,辛亥前将近十年间,他一心推动君主立宪,是晚清立宪运动的灵魂人物。和孙中山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然而,清廷一再错失良机,到最后,革命风暴起来时,他断然选择了共和。他从立宪转向共和并不突兀,1910年,他接待来访的美国工商代表团,不会英语的他就立宪等问题,通过翻译请教美国人,其中美国商人大来发现一一&ldo;商人与官吏之间存在对立情绪,我清楚地察觉他们之间的裂痕业已扩大。&rdo;张謇日记中留下了这个记录。1911年5月,他曾到过一次北京,受到摄政王的亲自接见,北上途中,随行的江苏咨议局议员雷奋对他说,清廷断无不倒之理,爱好和平的各省咨议局议员,如果大家不肯出头,局势将不可收拾,恳切地忠告他:&ldo;切勿因为自己是清朝状元,要确守君臣大义,而躲避现实。须知皇帝与国家比较。则国家重于皇帝。&rdo;当时也在场的刘厚生证实,他以十分欣悦的态度完全接受了这个建议。

1895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不远的小站开始练兵,十年后,以这支有崭新训练方法的北洋军为后盾,他成为晚清权力舞台上最有实力的人物,&ldo;非袁莫属&rdo;的就在这一年,他也曾是康有为维新运动的赞助者。

甲午年,他们都站在改良的上,从改良到革命。从立宪到共和,这是历史的逻辑。当年,29岁的孙文拖着辫子来到天津,一年后亡命异国,剪掉了象征臣民的辫子。相隔十几年,59岁的张謇在上海剪下辫子,袁世凯也在北京剪掉辫子,可谓殊途同归。

殉清男儿有几人

武昌起义不经意间就摇撼了一个有267年根基的王朝,不仅起事者未曾料到。就是朝廷内外大大小小的文臣武将,也都没有想到。在此之前。清廷遭遇过的大大小小的起义、骚乱,都被一一平息了,谁知这一次就是最后一击呢?到了大厦将倾的一刻,人们才发现没有几个享受朝廷俸禄的男儿愿意与王朝共存亡,湖广总督瑞澂率先弃城逃跑,其他各地像湖南巡抚余诚格这样选择逃走的居多。北京城中,真的愿与大清共命运的王公显贵也几乎没有。新到任的山西巡抚陆钟琦因此而值得敬重,他一家多口死于起义者的枪下。当时《海上光复竹枝词》就说:&ldo;试观督抚将军辈,死者寥寥遁者多。&rdo;

各省的文武官员中,自杀或被杀的还有一些,有汉人,也有满人。11月27日,以督办川粤汉铁路大臣身份带兵人川的端方走到资州,被部下所杀。福州独立。闽浙总督松寿自杀。福州将军朴寿被杀。西安独立,西安将军文瑞投井而死,副都统承燕、克蒙额自杀,另有长安知县德瑞自杀。60多岁的杨立潮调任华县知县不久,&ldo;人很博学,一脑子忠君爱国思想。逃到甘露寺,一再设法自尽,被人所救。后来某一天终于上吊身死&rdo;。10月29日凤翔起义发生,参将王志英兵败自戕身死,知县彭毓嵩在县署边的桑园旁为老百姓所杀。甘肃提法使张义调任四川,经乾州,闻新军起义,惊恐之下投井自尽。

长沙易帜之际。被杀的仅广西右江镇总兵黄忠浩、长沙知县沈瀛等几人,11月15日,苏州文人叶昌炽在报纸上看到长沙知县沈瀛&ldo;骂敌不屈,死事甚烈&rdo;,感慨系之,郑重写在日记中。次日,郑孝胥在上海《民立报》看到有关《沈瀛之愚忠》报道,深为感动。将这则报道详细抄在当天日记中,并写下《哀沈瀛》诗一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