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你穿过枝繁叶茂的树林,河面上笼罩着缥缈的雾气,从水里生长出无数美丽的莲花。
抵达村庄的时候,你发现这里全然不似昔日天元同你描述的景状。这个不知何时便荒凉起来的村子,依稀可以想象往昔的繁荣,可现今屋舍之间甚至望不到半点人烟。
你曾在这座岛上修道上千年,然而这居然是你第一次来到这座村庄。你看见那些门不闭户的房子里都挂着法器与符箓,然而那与其说是用来修道的,倒不如说只是一种装饰——这只是用“道”、用信仰来约束村民们的手段。
可是梅为什么又会虚弱地出现在这种地方呢?她明明也是“天仙”之一。
这就只有找到她才能知晓了。
……
……
“天仙”的名字都来源于花,最初诞生的两名“天仙”,宗师为它们赋名为“莲”和“梅”。
宗师将它们当作弟子一样对待,也同它们讲经,教会了它们运转身体里的“气”,不同于人类的身体结构,能使它们更加精妙地领悟天地之间的“气”。
但是比起生来就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天仙们,宗师却更加青睐另一名弟子——那是他昔日从咸阳带来涸泽的弟子。
因为对她的信任与器重,所以连教导后来诞生的“天仙”的任务都可以交给她。一同做着这些事情的梅对她感到很好奇,所以总是忍不住要偷偷地看她,但她们从来都没有好好地坐下来和对方说一说话。
梅觉得,她身上有着一股拒人之外的气质,那是一种仿佛超脱了世俗的恬淡与平静。这令她每每想要跟对方攀谈的时候,都会不由得心生退却。
所以她们虽然总是可以见面,不过梅却完全不了解她。梅既不了解她的喜好,也没有听过几次她的声音。在梅看来,唯有宗师才能与她交谈。然而即便是在宗师面前,她也从未说过除开“道”之外的话题。
梅甚至觉得,创造了她和莲的宗师,都比她更加平易近人。
这么跟宗师说的时候,宗师的面庞上流露出慈和的笑意,他说那个孩子生来就是为了修道的,只要一直这么下去,她总有一天可以成仙。
“成仙?”
成仙成圣,是仙道的终点。梅却对这种说法感到很奇怪,因为她和莲不就是“天仙”吗。
宗师说,这是不一样的。人为创造出来的生命,即便赋予了“天仙”的称号,也并不是真正的仙人。“天仙”的本质,只是一种能比人类更加精妙地操控“气”的生物。
可真正受仙道至理眷顾的修道者,却也能超越占据先天优势的“天仙”。
宗师告诉梅“那个孩子,是我所见最有天赋的修道者。”
从见到她的那一刻,宗师便看到了她身上的“道”,那孩子嘴巴上说着“安之若命”之类的话,可是眼睛里透露出来的神采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他将其收入门下,亲自教导,率领船队出海求仙时也不忘带上她。在他们离开咸阳之时,宗师问她是否已经下定决心,今后只一心求道,不为外物。
此次出海,或许会在海上遭遇风险,亦或者真能找到传说中的仙山,总而言之,返回咸阳的可能性才是最为微弱的。
那个尚是稚龄幼童的孩子,她的目光坚如磐石。
梅从宗师口中知晓了关于她的过去,想象中她眼中所见到的一切,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都无法互通,更何况是梅这样的非人之物。作为“天仙”诞生的梅,从未去过蓬莱之外的地方。梅全然无法想象那些东西。
第一次听到她主动和自己说话的时候,梅甚至吓了一大跳,她问梅是否有什么话要说,因为梅总是在看着她。听到她的声音,梅紧张地连脑袋都不敢抬起来,更别说回答。
事后梅又觉得很懊悔,可再见到她的时候,梅依旧不敢开口。
要是可以听到她的心声,或者可以被她听到心声就好了,梅如此想着,日复一日,她们也没有再说上半句话。
后来宗师闭关修道,卞夫人偶尔炼制外丹……一切都看似平常,直到一天夜里,黑暗中她第一次主动找到了梅。
梅看到那张美而冷淡的面庞上头一次浮现出了常人般的情绪起伏,她的神情如此严肃,注视着梅的目光无比认真。
“卞夫人不是在用寻常的药物炼制外丹,她在用活人培育花朵,以此将他们的气转化为炼丹的原料……”她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她告诉梅,“宗师不是在闭关,他已经死掉了,变成了树,卞夫人把宗师的尸体转化为金属的状态保存在殿内,我全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