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夫长 著
第七章
17
徐善回到广州打的士在家的楼下犹豫了很久,还是没有上楼。他很想上楼马上见到妻子秋香和女儿可可,甚至在北京他都想给秋香打电话让她带着可可来机场接他。
最后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必须要慎重。一个多月了,他现在不知道文化节那些协办单位和参展商起诉他的情况进展如何,不知道酒客隆那个烂摊子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不知道社会上对他有什么样的传闻,不知道秋香带着女儿过得怎么样,一切都不知道。他把这一切都看成了是和自己命运攸关的事情,也就相应地扛起了这一切的责任,在担负责任上他似乎忘记了李易和巴特尔,徐善不愧为老大,很有风范。他之所以这么慎重,不让秋香带着女儿和他见面,就是怕将火引到自己的家里,他不想让自己的后院着火,伤及那对无辜的母女。
这就是六十年代生人和七、八十年代生人的不同之处。我们不是倚老卖老,我们还没有老,我们只是刚到中年。青年和中年四十岁是一道坎儿,分界线。之前是感性人生,之后,是理性人生。感性人生做事情可以冲动,可以不计后果,不负责任,输得起,输了,还可以再去搏,心灵充满力量,可以不断去进攻;理性人生做事要考虑后果,对现有的一切都充满了责任,已经输不起了,心灵也没有力量了,只能严格防守。写书人又走进小说现场,来讨论这个问题,我想不太偏执的新生代们也会有兴趣,因为你们马上就会成为九十年代,二千年代生人的老人家,你们也要跨越四十岁的门槛走进中年。这里有一种英雄行为,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背负的东西没那么重要,走到头,也没啥意思,但是就是因为背在自己的肩上了,就要一步一步前行,毫无条件,不能推卸。这不是愚蠢,不是矫情,也不是虚伪,我们这代人,卸不下这个重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六十年代生人可能会是传统道德最后一代的背负者,也是新信息文化开始之后旧有文化的末代传承者,也是对文化大革命年龄最小的一代回忆者。
徐善对自己这次回来,后果想得很不乐观。文化节失败导致众多的上诉者,如果时间长了自己不出面,性质变了,那就麻烦大了,如果这次活动失败,性质变成了诈骗携款潜逃,就要吃官司,一旦失去自由,自己日后的前程就断了,名声就毁了,几十年的人生积累就要灰飞烟灭。
徐善在家的楼下犹豫了很久,在车里没有出来,最后还是打的走了,他有些莫名其妙地又回到了白云机场。到了机场司机告诉他:老板,机场到了。司机觉得这个人有一些问题,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反正拉时间长了会出现麻烦。广东司机就是这样,很少出现北方那种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像雪村唱的那种东北老张,或者喜欢多事把自己打扮成便衣警察似的对可疑之人进行跟踪、报警。广东司机从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徐善下车拉着行李,进了机场不知道是进出发的门,还是进到达的门?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神情恍惚。他马上用意志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苦笑一下,马上有些精神抖擞。他拉着行李进了民航大酒店。不知道读者中有没有人有过徐善这种经历,事实总是能证明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到了关键的时刻,你的智慧远远地要高于你自己所知道的那部分。所以有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我本来没有那个本事,怎么一下子就成了,真是有神灵相助。那个超越自己平常的智慧或者力量,到底是自己生命里储藏的,还真的是神灵相助,我说不清楚,但是确实存在。
徐善就是被一种智慧又安排到了民航大酒店,这种智慧可能觉得广州对徐善来说很危险,住在这里,要随时可以方便坐飞机逃离广州。
没有别的理由,反正是徐善回来广州,就住进了民航大酒店。
虽然离开一个多月,但是广州在他的眼前却显得陌生了。他是带着蒙古草原的雪花回来的,十一月的广州却是温暖花开。脑子里还是苍茫蒙古草原的图景。城市噪音还是代替不了牛羊的叫声。
徐善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了干净的衬衣、休闲裤,觉得心情好多了。他打开了手机,马上意识到什么,又急忙关了机。在回来的路上,在首都机场他就想开机给秋香和女儿打电话,但是他怕一开机,就会有无数个电话像子弹一样射向自己,让自己招架不住,自己不了解这一个多月广州的事情进展情况,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新的事情没有。他没有心里准备。他只有信心,有信心把事情一步一步处理好,但是还没有清楚从哪里入手。
徐善关了机,躺在床上把自己要处理的事情一个版本,一个版本地进行演绎、排练。
徐善就这样在床上似睡非睡,躺到了午夜。他突然一惊地就坐了起来。房间里很闷热。徐善冲了个冷水澡,坐在沙发上,用遥控选台,他可能要找回广州的感觉,告诉自己确实已经回到了广州。他就专找粤语台看,深夜,广东的粤语台已经基本都打出字幕&ldo;再见&rdo;,香港的&ldo;国际&rdo;&ldo;明珠&rdo;&ldo;翡翠&rdo;&ldo;本港&rdo;,他一个一个翻来覆去转台,看不进内容,其实现在这个时段的内容,也真没法看进去,香港可能夜里失眠的人多,可能也多数是老人,反正这个时间段播出的都是从前那种幼稚的可供老人回忆的黑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