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的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沿着兵部大堂一字排开,傅宗龙踱进了车驾司,里头只有一个当值的主事。他见傅宗龙进来,忙起身行礼道:
&ldo;下官陈新甲见过本兵大人!&rdo;
&ldo;免礼,辽东有没发战报过来?&rdo;傅宗龙开门见山的问道。
陈新甲恭敬的回答道:&ldo;下官一直在这守着,还没有战报发来,要是有袁督师的公文,下官会立刻向您汇报。&rdo;
&ldo;哦!&rdo;傅宗龙虚应了一声,辽东没有消息传来,这让他有些担心。如果情势恶化,皇上会立马要求兵部拿出个像样的方略,这正是令他头疼的。他转而又想,如果真有什么突发情况,袁崇焕应该发急报回来才是。
&ldo;傅大人&rdo;陈新甲看到尚书大人出神轻声唤道。
&ldo;呃,什么事?&rdo;傅宗龙省悟过来回头道。
&ldo;大人是在为辽东开战的事情忧心嘛?!&rdo;陈新甲小心翼翼的问道。
&ldo;嗯,辽东开战在即,这战不好打啊!&rdo;傅宗龙苦苦思虑许久,不经意间就将心中所想跟下属说了出来。当他发现自己失口的时候,陈新甲已经接上了话头。
&ldo;尚书大人,属下以为不管难不难打,其他大臣怎么反对,咱们兵部都要打下去,这是皇上的既定战略,咱们不能跟皇上唱反调。&rdo;
&ldo;皇上既定方略?!&rdo;傅宗龙心中默念了一遍。是啊,跟女真人作战从当今圣上登基伊始就是皇上在主持,这一次,如果不是皇上派使者到朝鲜,蒙古,指使察哈尔、朵颜各部去征讨喀尔喀,鞑子又怎么会轻易撕破和约!现在战事不利,朝中已经有数个大臣准备联名反对出战。特别是户部的几个大臣,因为银子的事情是肯定反对开战的。但是这既是皇上的主张,皇上会答允和谈吗?!自己是皇上提拔上来的,如果同样反对,那就会失了君宠,但要迎合皇上的话,朝野只怕会说他傅某人媚上而不顾士兵死活。
陈新甲见傅宗龙没有怪责的意思又接着道:&ldo;辽东既已合围鞑子,属下愚见,虽稍有失利亦无损大局。若要正面迎击鞑子,自然唯有集结兵力,与鞑子在大凌河决战;至于这胜负之数,属下以为绝非朝中之人可以预测,此事当问袁督师才妥!如果要想鞑子无功而返,属下认为可派三路偏师袭扰鞑子后方,敌酋必然退兵回守。特别可派皮岛总兵何可纲领精骑袭赫图阿拉,彼处是鞑子兴起之地,其不能不救,则大凌河之围可解!&rdo;
陈新甲原以为这番见解说完,尚书大人不嫌他多事,那就应该会嘉奖几句才是。但是他却看到傅宗龙定定的若有所思,没有说半句话。他心中恐这个机会弄巧成拙,又赶紧道:
&ldo;这些都是属下看到袁督师的奏折才想到的,趁着尚书大人来,故大胆献丑请大人指教一下,属下也受益匪浅。&rdo;
&ldo;好!&rdo;傅宗龙没有理会陈新甲的叨絮,正是先前他的一番话让傅宗龙突然豁然开朗。倒不是说陈新甲的策略有多高,傅宗龙想了这么久又怎么会想不到呢?!集兵且不说,陈新甲所说的三路偏师无非是皮岛何可纲,旅顺黄龙,还有进入辽东蒙古的满桂。傅宗龙亦打算过!真正让傅宗龙悟到的是,虽然他是兵部尚书,总管天下兵事,但实际也非最终的决策之人。既然袁崇焕可以提供守与攻两策给皇上,陈新甲可以说出决战及退兵之策给他选择,为何他就不行呢?!之前他所以苦苦思索,就是想要一个必胜之策,现在让皇上去决定,他顿时轻松下来。无论胜负,他所担的责任也没有这么大!就如这个陈新甲所言,胜负之数,当问袁崇焕!
想到这,傅宗龙才回过头打量这个陈新甲,只见他年纪在四十岁许,身着正六品官服,收拾得干净立爽,眼中透着一股京官们特有的精明。
&ldo;想不到你还有这般见识,你是去年才调入兵部的吧?!&rdo;
&ldo;大人好记性,属下是去年九月调入兵部。&rdo;
陈新甲提起他的宦途心中也是又喜又忧,他未中过进士,仅是举人出身,靠着一直在地方任着小吏一步一步的升迁。因为他在地方整治得力,特别是办了几个要案,得了个干吏的名声。当时管刑部的内阁大学士郑三俊听闻他的声名不错,吏部考评又是中上,便上折保举他进刑部担任郎中。有重臣看中本是他时来运转的机会,可是后来不知怎的,自己却给调入了兵部。兵事上他从未有接触,结果当时给侍郎梁廷栋考核了几句,以不称职下调作车驾主事任用。他原本是郎中正五品的职衔,结果掉了两级。后来他上郑三俊府上登门拜谢,才知道居然是皇上将他调入兵部。至于原因,则郑三俊也答不上来。能得皇上的赏识那是何等荣耀,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陈新甲得到这个消息后受宠若惊,安心在兵部做了一年。此后却没有皇上提及他陈某人的半句话,他见自己这样呆着也不是办法,便开始想着如何走出困境。这次傅宗龙来,他卖力的表现就是为了搏得尚书大人的青眼有加。为了加重分量,陈新甲接着道:
&ldo;属下原本是郑三俊大人推荐到刑部的,后来皇上改为到兵部听从大人差遣。&rdo;
听陈新甲这么一说,傅宗龙想起是有这回事。按照皇上术业有专攻的旨意,官员很少六部轮派,一般是擅长什么就在哪个部。这陈新甲以办案闻名,按理应该是去刑部的,皇上却意外的将他调来兵部。当时虽然有些奇怪,但这是皇上的旨意,傅宗龙也不敢多说。他细想起皇上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不仅对这陈新甲又高看了一分。他掂量着语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