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就是毛士龙?&rdo;
&ldo;正是微臣!&rdo;
他倒还算镇定,我扬了扬手中的白卷,语气冷淡道:&ldo;这卷子可是你的?!&rdo;
毛士龙没有往我这边看,而是低着头回道:&ldo;是微臣的!&rdo;
&ldo;那你交白卷给朕看是什么个意思?!&rdo;
毛士龙浑身一颤道:&ldo;是微臣大胆胡来,请皇上降罪!微臣之所以没有在答卷上写,是因为皇上明旨让官员们自主发挥,微臣觉得无论详写还是缩写都无法表述清楚,故愿在皇上召见之时再作回答!&rdo;
原来如此,这个毛士龙是想故作独立特行引起我的注意,然后在用才华打动我,以期望借此得到重用。老实说作为一个上位者对于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并不受用,反而会引起反感。有点才华的人往往会持才傲物,可哪个老大希望自己手下太窜呢?若不是我现在缺有用人手,我一点也不介意送这个毛士龙去海瑞的故乡观瞻学习!算了,我也不是个小肚量的人,就放这个毛士龙一把。当然如果他的表现不能让我满意,我一样会让他去边疆站岗!
&ldo;既然你这么自信,那成爱卿你就考考他!&rdo;我顿了顿之后道。
成基命没有想到皇上会让他出题,但圣命已下,成基命沉吟了会只得硬着头皮问道:&ldo;毛大人,可知为一府之守令当何以治理辖区?&rdo;
成基命的本意是毛士龙之前在地方任职时间少,所以考些作为地方官的所要具备的才识。但毛士龙却有些心凉,之前他以为至少应该是些治国之策,而不是这些末节!成首辅这么考核,难道就是让他去做个知府而已!?
我见毛士龙一脸犹豫,哼了一声,一字一顿的说道:&ldo;一府不治何以治天下!&rdo;
成基命两人闻言浑身一震,毛士龙连忙顿首:&ldo;微臣受教了!&rdo;
&ldo;好了,你开始回答吧!&rdo;
&ldo;微臣遵旨!&rdo;毛士龙想了想回答道:&ldo;微臣以为无论是一府还是一县治理都需从民生,赋税催科,民风教化,狱讼着手,民生就是使百姓安居乐业&rdo;
毛士龙后边说的大多都是老生常谈,因为之前我就听了不少官员解说。在现在大明的经济环境下,官府更多的是采用无为而治。只要不出大的灾害,每年保证赋税收缴,审理官司便可,百姓只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
成基命听他说完,接着问道:&ldo;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向来治民都以教化为先,你为何放到民生、赋税之后?&rdo;
&ldo;回首辅大人,赋税乃国之基本,但需要使民有所耕,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家有余财,方能确保赋税征收,亦不至于涸泽而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安则天下安,民风教化就会如高屋建瓴,诉讼、犯刑律之事也会大大减少!&rdo;
成基命点点头,似满意毛士龙先前的回答。他又继续问道:&ldo;那在判断官司上,你又有如何见解?&rdo;
&ldo;回首辅大人,判断是非曲直不外乎法理人情,只要有证据便可量刑定案&rdo;
成基命问的,毛士龙几乎都可以答得井井有条。若不是条件受限,我倒极为乐意让毛士龙来次当场审案。成基命问完后,躬身向我回奏道:
&ldo;回禀皇上,微臣已经考核完毕,请皇上明鉴!&rdo;
&ldo;嗯,&rdo;我看了眼毛士龙道:&ldo;毛士龙,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rdo;
&ldo;微臣以为臣方才已经回答了知府下数位官员的职责!&rdo;
&ldo;哦?&rdo;
&ldo;回皇上,无论是一县还是一府,令守都是一方长官,其下三司分立,府有同知、通判、推官,县有县丞,主薄、典史。微臣以为身为一府之长,只需做到总领全政,任贤选能,便可政通人和。&rdo;毛士龙说完便躬身退在一旁。
这次召见有点久,估摸着后边的几个官员都等的不耐烦了。我站起身走了两步,活络下筋骨后总结道:&ldo;毛士龙说得也不错,但这里边有个度,不是将事情推给手下就可以了。不然要这个知府做什么,既然是总领就要有总领全面的才能。&rdo;
毛士龙躬身道:&ldo;得皇上提点,微臣记住了!&rdo;
&ldo;嗯,为官者不要想着无为而治,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府衙的作为很重要。听成爱卿说,你在太湖那边住了段日子。&rdo;
&ldo;回皇上,微臣在太湖住了五年!&rdo;
&ldo;那你应该知道江南那边人丁繁衍,土地渐渐不足人口耕种,那些无地种的人作为官府又当如何处置呢?一昧的限制他们不给走动,最终还是要闹出事情来。说句通俗点的话,作为地方官员,就是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rdo;
&ldo;啊,臣记住了,以后定以此为臣之目标!&rdo;
成基命也一脸激动,躬身道:&ldo;皇上之见识高超,微臣代百姓谢过皇上!&rdo;
被手下臣子拍下马屁还是有点飘飘然的,我说的不过是后世做官的常识。我挥挥手道:&ldo;为一县之令如此,为一国之君也没有什么不同!这大明百姓也是朕的子民,朕有这个见识,下边的地方官们也要意识到这点。毛士龙!&rdo;
&ldo;臣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