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朱厚不怎么喜欢听经筵讲课,因为除了袁宗皋,其他几个大学士在讲课的时候,总是能把话题扯到兴王尊号的问题上,不停的在朱厚的耳边叨念着,朱厚不耐烦的同时也觉得非常的恼火,但也不好在这个时候发作,免得让人觉得自己不尊圣贤。
可以说百官对皇帝在兴王尊号问题上的态度不满意之外,其余的感觉非常不错。务正学、亲正人、清言路、治宦官,礼遇朝臣,百官们还有什么不满意地。
经筵之外,还有&ldo;日讲&rdo;,日讲出席者少,讲官六人。听者只有皇帝,讲官荣幸地与皇上共据一桌,只讲典籍原文,不联系实际。
紫禁城乾清宫内,朱厚认真的听着由翰林院顾鼎臣讲述自己对儒家典籍见解,不时询问几句迷惑不解的地方,由顾鼎臣作解答。
&ldo;顾卿家所言甚是。朕明白了。&rdo;朱厚淡淡说道:&ldo;今日的讲课到此为止吧,顾卿家辛苦了。&rdo;
顾鼎臣明白皇帝的性子就是这样,喜怒不形于色,性格好像非常冷淡。对待臣子从来都是持居高临下的态度,特别是近来,皇帝身上地威势越来越重,现在能从皇帝口中听到一句幸苦,顾鼎臣心里都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ldo;启禀皇上,张侍读已在殿外候旨。&rdo;还没有等顾鼎臣起来告退,黄锦已经轻步来到殿前俯身说道。
&ldo;宣他进来。&rdo;朱厚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ldo;微臣告退。&rdo;顾鼎臣毕恭毕敬的向皇帝行礼道,然后在皇帝的示意下退出乾清宫,看到迎面而来向他打招呼的张信。微笑的点头回礼,与张信擦身而过之时,顾鼎臣心里再也掩饰不了心中地嫉妒,借着步出宫门转弯拐角的时候,凭着过人的眼力。顾鼎臣清清楚楚的看到皇帝脸上灿烂地笑容。
顾鼎臣神情黯然,皇帝待张信果然与众不同,面对文武百官的时候,脸上总是保持威严之色,哪怕是再温和的语气之中也带着明显的生疏距离感,而只要张信在皇帝的身边,皇帝总是不自觉的露出笑容,让人觉得他的心情很舒畅,顾鼎臣再一次告诫自己。以后在翰林院时。千万不要得罪张信。
&ldo;听说最近你经常跑袁学士府上。&rdo;朱厚淡淡笑道:&ldo;袁学士向朕报怨,如果再这样下去。他的俸禄恐怕要领双份才可以。&rdo;
&ldo;皇上说笑了。&rdo;张信尴尬笑道,却暗暗报怨着袁宗皋的小器,决定下次继续到他府上混吃混喝,不把他吃穷决定不回家。
&ldo;你最近在翰林院待得怎么样?&rdo;朱厚微微一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轻松玩笑一会,放松自己沉重地压力。
&ldo;很好,就是闲得荒,每天看着别人在那忙忙碌碌的,臣觉得非常不好意思。&rdo;张信终于感受到,懒人其实也要承受压力的,要忍受别人诧异的目光,出现在翰林院的时候还要假装没有看见别人在自己背后地指指点点。
&ldo;难得你有进取心,朕觉得非常欣慰。&rdo;朱厚笑意盎然道,而附近的宫女太监早就见怪不怪了,每次张信一来,皇帝总是笑容满面的。
&ldo;但是臣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rdo;虽然想有点事情做,但张信可不想自己以后整天埋在浩瀚书海文籍之中。
&ldo;其实袁学士也曾对朕说过,想让你到六部历练一番,锻炼你处事的能力。&rdo;朱厚知道袁宗皋的意思,想让张信在基层积累经验资历,以后提拔起来别人也没有什么异议。
&ldo;当然,也不只是六部,还有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这些部门,你想去哪个就和朕说。&rdo;看到张信沉默思考,朱厚继续微笑道,点到的几个部门都是朝廷的实权部门,别人争相抢打都想挤进去,现在却任由张信自己选择。
&ldo;臣一时之间也犹豫不决,请皇上宽限几天,待臣回家认真思考之后,再禀报皇上。&rdo;张信恭敬的说道。
&ldo;准奏,回家之后你可要仔细琢磨,最好是找袁学士商议一下,免得到时后悔莫及,那朕可就不管你了。&rdo;语气像是在警告,但朱厚的态度却非常温和,根本不像君臣之间地对话,若是让朝廷百官见到,肯定羡慕嫉妒之余,随便找个理由参张信一本。
&ldo;谢过皇上恩典。&rdo;张信微笑说道,朱厚轻微地点头,他还是喜欢张信这种记在心里的谢意,不像其他官员一样。倒头大拜满口千篇一律地阿谀奉承之词,这让朱厚享受这种感觉的同时,心里也非常烦躁。
&ldo;皇上,不知娘娘的车驾何时抵达京城。&rdo;看到出朱厚的心情有些不爽,张信把话题引领到蒋妃身上,知道朱厚肯定非常想念她。而且张信自己也非常想知道绿绮的近况。
&ldo;据安陆官府传回来的消息,母亲现在还在忙着处理王府地事情,可能要延期起程,大概要到九月份才可能抵达京城。&rdo;朱厚温和的笑道,虽然心里恨不得马上见到蒋妃,但他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这次蒋妃的车驾进京。不像自己上次进京即位一样着急,行程当然要保证安全舒适,时间肯定稍微长久一些。
&ldo;请皇上发一道旨意,让娘娘不要理会王府的琐碎事情。直接起程进京即可,其他事情自然会有臣下安排妥当。&rdo;张信稍微一想,就明白蒋妃肯定是舍不得王府的那些东西,为收拾杂物而耽搁进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