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说吧,与官员勾结谋占庄田的是谁?&rdo;张信无奈问道,连锦衣卫都有所顾忌地,来头恐怕不小。要不是朝廷重臣,就是皇亲国戚,其中又以勋爵地可能性最大。&ldo;是建昌侯。&rdo;王杰小心翼翼的说道。当他知道那人身份地时候也曾经退缩过,就知道事情可能会不了了之,如果不是还认识张信,他也不会再多此一举进京来求助,但是听到最近的风声传闻之后,他心里也没有底气了。
&ldo;皇太后的亲弟,建昌侯张延龄?&rdo;虽然没有和皇亲国戚有所往来,但是也对这些人有些了解,张信还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地。
&ldo;就是他。&rdo;王杰轻轻点头。期待的看着张信。
&ldo;事情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rdo;张信哪里会这么轻易表态,况且又关系到皇亲国戚,事情还真是不好办啊。
&ldo;这事要从会昌伯说起。&rdo;王杰详细的把事情对张信述说起来,皇亲、会昌伯孙忠原受赐永清县义河、宝坻县把门、老鸦口等处田土二千四百八十一顷,后来孙氏宠衰,把门城田一千二百顷被转赐给太监辰保。
朱厚即位之后,开始清算前朝恶迹斑斑的太监,辰保也在其中,与张忠等太监一同被处死。后来太监辰保的田地就空置起来,直到户部清庄田的时候,才把这些田地归入官田之中,但是前几日,王杰发现这些田地居然已经归属建昌侯名下。
&ldo;既然已经归入官田,应该在户部有备案,建昌侯怎么可能敢不经皇上同意,就派人接收这些庄田啊。&rdo;张信疑惑说道。
&ldo;当时官府在上报的时候,把应该归还农户的一千二百顷良田说是太监辰保地。然后再把辰保的田地归于自己名下。户部的官员也不知情。&rdo;王杰轻轻解释道,显得相当无奈。一千二百顷良田,相当于是十几个村子地田地加起来,经过建昌侯与官员这么一调换,这十几个村子有大半人没有得到本应属于他们的农田。
&ldo;那你是怎么想的?&rdo;张信的心里在犹豫,这事情真的不好管,索性听听王杰的意见,这也算是集思广益吧。
&ldo;卑职听从大人吩咐。&rdo;王杰自然明白事情的难处,知道这事捅出去容易,但是想收场却非常难,如果是一般地主豪绅还容易处理,根本不用汇报皇帝,锦衣卫马上就可以出去,到时知会保定知府一声,事情就可以解决。
但关系到皇亲,那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啦,谁知道皇帝的心里是怎么想地,如果处理不好,不知道是掉谁的脑袋,王杰虽然耿直,但家里还有老少,也不想冒这个险,进京找张信述说此事也不过是找个安心而已,当然还带有些私心。
张信也知道,只要自己进宫对朱厚一说,以朱厚的脾性,马上把张延龄打入天牢严加处置,但这样也彻底得罪京城的勋爵势力,再加上后面还有个太后,谁知道有什么样的后果啊,张信也不是圣人,看到别人受难就想出手相助,如果是在毫无顾虑的情况下,张信还是很乐意帮忙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
&ldo;王百户,你也是个明白人,也知道建昌侯的背景,那应该知道我的难处。&rdo;张信叹气道,世事哪里可能都符合自己心意,生活就是充满无奈地:&ldo;这件事情我不能帮你。&rdo;
&ldo;卑职明白。&rdo;王杰心中早就已经料到,所以也没有多大的失望,心中反而轻轻的松了口气,在张信说话的那一瞬间,王杰还真有些紧张,竟然有些害怕张信开口答应。
&ldo;你明白就好,怎么说建昌侯也是太后的亲弟。若是有事,太后岂能坐视不理。&rdo;张信无奈说道,忽然是想起什么,凝神沉思起来,口中喃喃自语:&ldo;太后……。&rdo;
&ldo;大人,你怎么了?&rdo;王杰莫明其妙的看着陷入沉思的张信。也不也轻易打扰,过了半刻钟之后,还没见张信回过神来,只好稍微增大声音叫唤起来。
&ldo;没事,只是想到点事情。&rdo;惊醒过来地张信有些歉然一笑,然后敛容正经说道:&ldo;王百户,有件事情我想请你帮忙,却不知道你是否愿意?&rdo;
&ldo;有事大人尽管吩咐。&rdo;虽然张信没能解决问题,但是王杰对张信在保定府时的所作所为还是蛮佩服地。当下用坚定地语气回答道,反正自己不过是一个小百户,如果有心无力。想必张信也不会责怪自己的。
&ldo;你回去之后,把建昌侯行不法之事地证据都收集起来。&rdo;张信认真说道:&ldo;记住,证据一定要确凿,不能有疏漏之处,而且行动要隐蔽,不能让其他人知道。&rdo;
&ldo;大人,你这是……。&rdo;王杰有些疑惑,刚才不是已经拒绝了吗,怎么突然又改变主意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地翻脸比翻书还快不成?
&ldo;你只要回答可以,或者不能。&rdo;张信没有理会王杰的疑问,况且也不须要回答。
&ldo;卑职遵命。&rdo;王杰放下心中的疑惑,毫不迟疑道,自己前来就是这个目的,哪里还有理由拒绝啊。
目送王杰离开之后,张信回到书房中,开始考虑自己计划的可行性,最后还是没有得出一个结论。索性把这件事情抛开,反正不过是一步闲棋而已,成功故然高兴,失败也无所谓,与大局无关,不过在适当的时候也让陈寅王佐帮忙留意下张延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