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共命运&rdo;的德国式民族主义也完全不同。阿登纳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要
求巧妙地隐藏在宗教感情之下,大讲基督教伦理道德原则和自由平等的精
神,要求德国人认同于西方,摈弃已被希特勒纳粹搞得声名狼藉的德意志民
族主义,以一种信奉&ldo;欧洲主义&rdo;的&ldo;欧洲人&rdo;新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俾
斯麦帝国有着穷兵黩武、军事扩张的民族主义色彩,而阿登纳德国则极力避
免使用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措辞,注意树立&ldo;朋友和邻居&rdo;以及&ldo;好的欧洲人&rdo;
形象,使战后联邦德国改变了世人对德国人长期形成的印象。
战后德日发展的相似性,也使得人们禁不住把阿登纳与战后日本的奠基
者吉田茂作比较。许多人认为阿登纳为联邦德国、吉田为日本确立的经济立
国的发展战略是异曲同工。人们看到这两个人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的经历。
比如他们同是保守派政治家,同是帝国时代出身的跨世纪老人,在执掌国家
大权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并且,在确立兴国大计时,这
两人都不约而同考虑到利用美苏冷战的国际形势来完成国家复兴的目标,采
取了倒向西方的立场等等。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尽管由于以上共性使阿登纳
与吉田确立起德日冲破雅尔塔体制约束,在废墟上重新立国的外交战略方
针,但是,日德两国国情的差异与阿登纳、吉田个人政治观念的不同,又使
他们的外交政策各有其特点:
其一、吉田向西方的一边倒是一条腿式的,吉田的战略侧重在美国,其
一边倒的目的是要通过把日本纳入美国战略轨道建立日美特殊关系;而阿登
纳的一边倒则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依靠美国,一是立足欧洲。对阿登纳来
讲,由于德国地处欧洲中心,冷战前线,它不单要重视德美关系,也不能忽
视它与西方联盟内其它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关系。在阿登纳面向西方美国的
政治经济复原的战略目标之中,也包含了他以法德和解为中心的欧洲联合战
略,这与吉田单一向面向美国寻求国家政治、经济与安全目标的战略有所区
别。
其二,由于阿登纳与吉田对民主政治的理解认识不同,同是帝国遗老的
阿登纳和吉田为各自国家建立的发展走向,也有很大区别。阿登纳在观念上
认同于西方民主制,他对德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有着深刻反省,从西方自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