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别吵吵,昨儿下晚咱们小组合计的,烈属军属,不管缺不缺,都上升一等,比方,赵大嫂子原是一等,如今上升一等,算作特等。正派的赤贫小户,都算一等。”
老孙头忙问:
“李毛驴能算几等?”
老初说:
“他赤贫是不假,能算正派吗?叫他自己说说。李毛驴来了没有?”
站在角落里的李毛驴说道:
“咱论份量,较比大伙都轻,听大家伙,排到几等算几等。”老孙头说:
“李毛驴干的事儿都坦白了,排他三等吧。”
老田头也应和着说:
“嗯哪,排他三等。”
这时候,老初又问道:
“老王太太算几等?”
老田头说:
“老王太太立下大功了,该排一等。”
老初说道:
“平常她会也不到,啥也不积极。”
老田头说:
“这回功劳可不小,要不是她,放着韩老五在外,抓不回来,都不省心。”
后沿几个声音同时回答道:
“算她一等吧。”
老初又问:
“家口多的怎么办?”
大伙不吱声。家口多的雇农是没有的,雇农还是跑腿子的多。家口多的贫农,也还能有。有人提出,家口多的上升一等,比如一等户,家口有四个人到六个人,是本等,七人以上的,上升一等。这事有一番争执,到后来,还是依照萧队长的意见,家口多的上升一等。跑腿子的都按本等分两份,准备他们娶媳妇。
老初又说:
“咱们那一组还合计过,赤贫户缺吃短穿,多分粮食和衣裳,还得分劈硬实的牲口,底儿厚的户,多分漂亮一点的衣裳,不太结实也不要紧。”
老孙头说:
“咱们那一组也赞成这个意见,还补充一点,缺马的老板子,得先挑牲口。”
大伙都笑着,张景瑞笑道:
“多咱也漏不下老孙头你的。”
老初说道:
“别吵了,咱们就动手分吧,果实都摆在小学校的操场里,咱们就走,上那儿去。”
大家往外走。院子里的干雪上,一片脚步声,小嘎们早跑到前头去了,老太太们还在院子里慢腾腾地一跛一跛地走着。萧队长坐在八仙桌子边的炕沿上,叫郭全海别走。郭全海取出别在腰上的烟袋,装一锅子烟,跑到外屋灶坑里对着了火,返回盘腿坐在炕头上,问萧队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