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国无兵与百年屈辱 > 第41章(第1页)

第41章(第1页)

谈判受挫,并不是谈判失败。

载垣与穆荫慌了,立即通知驻扎通州东南张家湾的僧格林沁,僧氏则立即作出快速反应,率部出动,在中途将英法使团拦住,且扣押巴夏礼以下39人,火速送北京拘押。

闻谈判代表被拘,额尔金大怒,当日即率联军先头部队四千多人强攻张家湾。僧氏挥军抵敌,不支,溃退,联军遂占通州。

八月七日(9月21日),英军进逼北京最后一道防线八里桥。僧格林沁部与胜保部合兵过万,共同御敌。胜保红顶黄褂,骋而督战,但敌不住联军的快枪火炮。胜保负伤,僧氏败走,一千多蒙古骑兵血染沙场,联军则直薄北京城下。

战争已没有悬念了,剩下的是放人,和谈,签约,烧园。惹祸的皇帝在八月八日(9月22日)逃离北京,奔向热河;惹祸的载垣、穆荫等人也都加入了护驾的队列;同样惹祸的僧格林沁则在夺了三眼花翎、褫领侍卫内大臣及都统的光彩头衔后,戴罪统兵,防卫京师。和谈,这枚最烫手的热山芋传到了恭亲王奕訢手中。

圆明园烧了,《北京条约》签了,在《天津条约》的基础上,新的条约给英、法列强带去更大的经济利益。

你可以批判&ldo;帝国主义&rdo;贪得无厌,但首先你也要承认是&ldo;封建主义&rdo;不断地引火烧身才加剧了中国的国家灾难。哪一步棋都可以言&ldo;和&rdo;,但天朝上国不屑言和、不容言和、不会言和,终于让列强赢得了所有的棋子,这才认输。

僧格林沁的宿命或许就叫&ldo;利器自伤&rdo;。他是清王朝的股肱大臣,正是这位一字并肩王一误再误国家大事;他是常胜将军,因胜而骄,故败于洋兵而死于土寇。回到将军与战争的本题,僧格林沁所有的丰功伟绩都是以牺牲将校士卒的生命为基本前提的。据美国人斯特林&iddot;西雷格夫统计,从北塘登陆至八里桥争夺,英法联军与清军凡五战,死亡仅二十人。僧格林沁的部众,至少死五千人!明明是一场屠杀,驱伍饮血,岂为仁者!

八月二十二日(10月6日),法军绕城而北,进入圆明园。次日,英军亦闯入园区。皇帝没抓到,却意外进入他的宝库。大抢十余日后,英军于九月五日(10月18日)在其专使额尔金授意下点起了第一把大火。火烧三日不熄,圆明园玉石皆焚。有人说是英法入侵者在向咸丰皇帝发泄仇恨,有人说是抢劫者在掩饰罪证。圆明园为康熙帝始建(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帝增益,因而它的实际价值远远超过兴修帑银两亿两。

园毁了,条约还要续签。条件更苛,赔款更多,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本书的关注焦点,虽为&ldo;尚武精神&rdo;的消长,但在追索这一目标时,作者总是惊异于每每在&ldo;尚武精神&rdo;垮塌之前,&ldo;国家智慧&rdo;早已解体。这也提醒世人,中国的强国梦不但要以焕发百姓的雄杰之气为前提,也应以培育治国者的上乘才智为根本‐‐愚弱的首领,担负不了大国崛起的重任。

[注释]

1吴相湘《明清宫廷实纪》。

2《清史稿&iddot;叶名琛传》。

38《清史稿&iddot;徐广缙传》。

4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版,第一册p31。

5总税务司编《中外条约协定汇编》第一卷p160。

6&iddot;輦&iddot;輵&iddot;訛《清史稿&iddot;耆英传》。

7《清朝野史大观》之&ldo;粤人严禁洋人入城&rdo;条。

910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版,第一册p56、p36。

第四篇:不能承受之&ldo;胜&rdo;

不能承受之&ldo;胜&rdo;

兵凶战危,胜负难料。既然面对战争,便要有胜负两手准备。雅话雅说,此之谓&ldo;胜不骄,败不馁&rdo;;俗话俗说,即是&ldo;赢得起,输得起&rdo;。

相反的心态是,只准备胜,不预防败;或只言胜谋,不言败状;或干脆连失败也当成胜利加以吹嘘。中国历史上,并不乏这样颠倒胜负的旧闻。由此引发的江湖慨叹是:一个虚弱的民族或政权无力承受失败,尽管失败是它必然的宿命。

光绪十年(1884)、十一年(1885)爆发的&ldo;中法战争&rdo;,意外地披露出另一种精神现象:即不相信胜局,进而拒绝胜利,胜利者竟至以失败者的姿态签订了屈辱的丧权条约。

怪事无奇不有,但这种怪法、奇法让人匪夷所思。&ldo;败&rdo;惯了,久&ldo;败&rdo;成自然,这让中国人&ldo;胜&rdo;不起。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就注录了失败的一页,四十年屡战屡败,以致战场之外,中国人完全消融了求胜的灵魂。

&ldo;中法战争&rdo;的硝烟早已散尽,可能连这次中外较量造成的东南亚政治格局,也久已在重新洗牌中阵势大变,但是&ldo;历史教训&rdo;的老账,一直未曾被认真理清。这就潜伏着一种重犯历史错误的可能。

试问,还有比&ldo;不败求败&rdo;更愚蠢的吗?

还有比&ldo;可胜不胜&rdo;更孱弱的吗?

本篇意旨,并不固恋于镇南关、谅山的胜利。作者的关注点,似乎仍然脱离不了一个民族、一代生民所潜具的自强自救、求胜致胜的人性元素是否还存在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