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太监往事 南琛 > 第199章(第1页)

第199章(第1页)

嘉靖一朝,很不太平。

他本是藩王,朱厚照没儿子,嘉靖是正德最亲近的堂弟,便将他找来了,一到北京,便遇到了&ldo;大议礼&rdo;事件,嘉靖的爹,也是个藩王,大臣们认为,你既然当了皇帝,你爹就得改改,叫叔父,而把朱厚照的老爹弘治帝朱佑樘叫爹,这才合乎礼法。

嘉靖自然不干,说老朱家子孙放猪一样多,矬子里拔大个儿,好不容易让俺当皇上,怎么我爹又改了?不行!非但不能改,我爹还要追封为皇帝!

干起来了。

嘉靖一派,叫&ldo;议礼&rdo;派,文官集团,叫&ldo;护礼&rdo;派,这两派就为了谁当嘉靖他爹,抬杠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二百多大臣抗议,一百八十多人下狱,八十四人待罪,一百八十多人廷杖,十八人杖毙。

然后,嘉靖君便生气了,老朱家的孩子生起气来都一个德行‐‐旷工。

他也不上朝,也不理政,每天就干两件事:炼丹、做爱,如果还有第三件,那就是吃饭。

嘉靖皇帝在努力保持长生不老的状态下,快乐的进行着造人运动,在这段时间里,严嵩上台了,鞑靼入侵了,倭寇上岸了,一切的一切都变坏了,然后,他走过四十多年的执政春秋,死了。

嘉靖一朝,没有太监弄权,但却更加糜烂。

然后是穆宗继位。

穆宗在位七年,七年里,出现了很多决定着时代命运的牛人,他们是徐阶、高拱、张居正(巨牛)、戚继光、李成梁,有文臣,有武将,有太监么?

有,他叫冯保。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有过什么业绩,但他的朋友您不可能不知道‐‐张居正。

冯保之所以和张居正关系好,要感谢一个人:高拱。

高拱,山西人,五岁能诗,八岁能文,神童。可命运偏和他开个玩笑,当了神童后,就再也神不起来了,愣是考了十三年,才中进士,玄不玄乎。这就同现在有些童星少小出名,成年后却怎么也考不上艺术学院一样。

入朝为官后,高拱的春天来了。一开始,也就在翰林院写写书,熬了九年,成了侍读,侍读这种官儿有个好处,能多多的接触顶层人物,所以高拱就认识了朱载垢,也就是后来的明穆宗。

嘉靖皇帝的太子当时已经死了,按顺序,该轮到朱载垢,但是否一定能当皇上,还是未知数,因为嘉靖君还喜欢另一个儿子,高拱呢,就将朱载垢当成自己进阶的基石,他用尽浑身解数,帮朱载垢入东宫,当时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干仗,朝臣都分为两拨,高拱却谁也不鸟,自走自路,这个举动反而使两派的人都想拉拢他,最后严嵩、徐阶竟一同推荐高拱升为翰林侍讲学士。

有了这个官,高拱开始大展拳脚,为朱载垢做太子费尽心机,而朱载垢对他也是言听计从,十分信任,就这样,继位后,升高拱为内阁大学士,直到首辅。

当时还有一个人的地位是紧随高拱的,那就是张居正。

张居正,徐阶的学生,后来也进了朱载垢的门下,朱载垢之所以能当皇上,张居正功不可没,正是他和老师徐阶草拟了遗诏,才使朱载垢爬上了帝位,所以穆宗掌权后,张居正名列第二。

朱载垢在位的时候,特喜欢几个太监:滕祥、孟冲、陈洪。这几位没别的,就是能拉着皇帝玩儿,而这几个太监中,与高拱关系还算不错的,就是陈洪。

七年后,朱载垢死了,临死前,拉着高拱和张居正的手,说我这孩子(万历帝),就交给你俩了,好自为之。高拱和张居正都掉了泪的。

但掉泪归掉泪,理智可一点也没减少,穆宗一死,这两个就干起来了,原因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矛盾:咱俩谁说了算?!

高拱的武器,是首辅地位,外加老资格。

张居正的武器,却是太监,也就是冯保。

张居正为什么和这个冯保勾搭一处呢?

因为张居正的目光,比高拱要远,这个冯保不是穆宗手下的太监,而是太子,也就是未来的万历帝手下的太监(和刘瑾一个出身)。

事实证明张居正是对的,放长线才能有大鱼。

那冯保凭什么买张居正的账呢?

凭着对高拱的恨。

他干吗要恨高拱呢?

因为高拱屡次毁掉他升官的途径。

高拱为什么要阻止冯保升迁呢?

因为张居正和高拱早在穆宗时代就已经开始争权,而高拱清楚,冯保是张居正的拉拢对象,所以肯定会阻止冯保升迁。

穆宗还在的时候,冯保已经是东厂掌门人,再向上一步,就是司礼监掌门,可当时的首辅高拱,就是不让他当,而是推荐了陈洪。冯保这个气,他也在宫里混了几十年了,太子驾下第一太监,能力不是吹的,上下活动一番,愣是把那个陈洪给挤下去了,再次向司礼监发起冲锋。

结果又让高拱给压住了,小样儿,张居正的人,没门儿!

他又推荐了另一个穆宗驾前的太监:孟冲。

你想,张居正本来就在拉拢冯保,而高拱又反复压制,最后就是,冯保和张居正的关系好得像块铁,两个膘着膀子,要把高拱拉下马。

转眼穆宗死了,万历上台,当时刚十岁,朝政大权就落在四个人手里:万历他妈李太后、高拱、张居正、冯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