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看着他们这么大动静,知道他们要建那么大的房子,吃惊不小,羡慕的有,酸溜溜的也有。
“殷裴楠真是走了狗屎运了,挖到那么一株罕见的变种兰花,都要建十亩地的大房子了。”
“可不是,去年还在苦哈哈地到处借钱还债呢,今年就建青砖四合院了。这人的际遇啊,谁能想到呢。”
“他们一家算是苦尽甘来了。”
不论别人怎么说,殷裴楠家的房子按部就班地建着。
在大树快砍完的时候,殷裴楠他们全家搬到了村口左安家去住。这个旧房子到时候要推平的。
赵秀娥拖着一板车的东西进了院门,跟文逸说道:“现在换着来了,这次我们都住过来了。”
“正好热闹。”文逸在后面推车,闻言笑起来,可不是换过来了嘛。
过年前左安他们还没建房子的时候,文逸他们全都住在了殷裴楠家。现在,殷裴楠家要全部重建了,他们又全家搬到左安家。刚好反过来了。
时隔三个多月,两家人终于又住到了一起。
左宝莹房里多了一张床,赵秀娥睡,水珠和左宝莹一起睡;文逸房里也多了一张床,宁哥儿睡。
小核桃和小橙子的狗窝旁边多了一个狗窝,四兄弟姐妹顺利会合。左安家原本空荡荡的猪圈牛棚也添了住户,鸡鸭的笼舍又多出几排……
虽然稍显拥挤了一点,但是比起年前的时候,条件已经好了不少,起码都够睡了,不用有人睡堂屋了。
房子的事情安定下来后,左安又把殷裴楠带回来的有关种植的资料好好看了一遍,重新梳理并誊写到了小册子上。
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都很有用,是笔宝贵的财富。
两人还就里面说到的东西好好讨论了一翻,遇到还有不明白的,也都记下来,汇总后,就写到信里去向季月柏和李大牛请教。
五月中下旬的时候,地里的各
种蔬菜瓜果陆续成熟。
一家人很早就起来去地里摘新鲜的蔬菜,赵秀娥和文逸每天都用板车拖菜出去卖。
他们的蔬菜有一半都是用了殷裴楠拿回来的种子的,这些改良过的种子产量比本地的蔬菜要多了至少三分之一,辣椒、豆角、南瓜花和苗、黄瓜、丝瓜,还有新鲜的豆子……
不止是产量提高了,蔬菜的口味也比本地的蔬菜要好很多,反正他们自己吃了是很喜欢的。
“哎,我当初就应该听阿楠的,看这块地的黄瓜,比那块地的黄瓜要多多少啊,还大根,也好吃一些。”赵秀娥一边摘着黄瓜,一边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