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们口口声声说什么重商重商!我大清几万万人难道都去经商?到时候这大清田地荒芜如何了的!&rdo;倭仁忍了燕无良的骂,对着王兴正式开炮了。
王兴毫不示弱的说,&ldo;西洋诸国,那个不是重商的!要是不重商,英夷能用几条破船就把咱大清打败!&rdo;
沈兆林这个户部尚书也跳了出来,&ldo;我大清不过是火器不精、战舰不厉才为洋夷侥幸胜之,如何说的和重商有关?我大清重农乃是国策!一旦更改,如何了的?几万万丁口的粮食,如何是重商可以得来的?那浙江本是鱼米之乡,然自道光中年开始开放口岸,无知农人将良田变成茶树者无数,造成我大清粮食严重不足!这就是重商的结果吗!&rdo;
周羽被气得站了出来,&ldo;英吉利之农业亦是如此,有何不可!我大清若是粮食不足,进口就是,何必在乎一点两点的粮食!&rdo;
坏了!燕无良一听周羽这个话,头就大起来了,知道这事情要坏,刚想发话,那祁隽藻就冷笑着出场了,&ldo;周大人!好大的口气啊!我大清现在每年这样重农,还有上百万人口没得饱饭吃呢!你进口?哪里进口的到?别人有没有?给不给?这些如何解释?历朝历代但是最后国破朝灭的那个不是粮食问题造成的?我大清的要是真的重商了,哼哼,你周大人,就是第一号罪魁祸首!&rdo;
说着心狠手辣的祁隽藻就跪向两宫太后,&ldo;启禀太后!臣请杀王兴、周羽、姚时哲等妖言惑众之人!若我大清真的如其所言!不出数年,大清就要王国灭种了!&rdo;
以倭仁、沈兆林、周祖培、翁心存、贾桢为代表的保守派和清流也立刻出来附议,看着满朝九成九的文官都出来跪着,燕无良心里是哇凉哇凉的,不过为了把自己的三个心腹抱下来,不得不强忍着心里的恶心味,出来和稀泥。
&ldo;启禀太后,今天是论战,不是定策,因为一点点不同的声音就诛杀有功的大臣,恐怕不合适啊。&rdo;
两宫太后才不愿意得罪燕无良呢,慈禧就说了,&ldo;无良说的是正理,今天就是议一仪,没得什么打啊杀的,还是接着论吧。&rdo;
&ldo;喳!&rdo;
底下跪着的大臣们,一个个的起来,恶狠狠的看了周羽一眼,就开始了继续,周祖培刚想说话,姚时哲就开始说了,&ldo;诸位大臣,小民姚时哲乃是去过西洋的,那西洋诸国皆是重商之国,其国内并不饥荒、民乱诸事,到是武备精良,就是农事也要比我大清强上不少!诸位如何解释?&rdo;
周组培被姚时哲给憋了一下,&ldo;你说西洋如此?谁知道是否是真的?或许那西洋诸国,本就是饿殍遍野,我等也是不知道的!怎可凭你一面之词就信了呢?&rdo;
&ldo;这个事情是真的!&rdo;周培组耳朵里传来这样一个声音。
周培组甩都不甩,&ldo;一派胡言!&rdo;
&ldo;大胆!本王也是西洋长大的!对西洋,本王还没有你这酸儒了解吗?&rdo;原来那个话是燕无良在上边说的,周祖培刚才爽过头了,竟然没有听出来!
这个时候周祖培的汗就下来了,自己刚才说的那句一派胡言要是被燕无良揪着不放,自己也算是个大不敬的罪名啊!
不过燕无良倒是没有拿他这句话怎么样,&ldo;你周祖培没去过西洋!这王兴、周羽哪个不是在西洋呆久了的?姚时哲也是去过西洋的!他们哪个不比你了解西洋!那西洋的农事,是比我大清好的多!他们种出来的玉米都不是给人吃的!那是给家畜吃的!我们大清呢?什么时候粮食多到了这个地步!固步自封的井底之蛙,别人告诉你了,你就听一听,又能如何?动不动就是杀别人的头!封别人的嘴!&rdo;
燕无良说着就从自己的椅子上下来了,&ldo;你们这些人,读得是四书五经,看得是圣贤之言!你们知道那西洋火炮怎么造的吗?你们知道那西洋战舰是怎么有的吗?你们知道那人家的火车一天可以走上千里吗?你们知道人家一年在北方也可以种三季稻子吗?这些个东西,那样不是西洋重商得来的?重商不是不重农!你们以为我们这些喊着重商的不知道老百姓没饭吃就要造反的道理!&rdo;
燕无良说完,翁心存说话了,&ldo;王爷!一旦重商,我大清的刁民必然成倍剧增,如何管控?这商民总是富裕的,那些无知的农人看到别人富了,难道不知道效仿?到时候会不会出现全国皆商,而土地无人耕种之局?&rdo;
燕无良立刻就被翁心存给噎住了,后世可是出现了这个情况的,那个时候可是号称十亿人民九亿商的!国家的粮食没有涨价,纯粹是进行国家补贴造成的,要是在这个时代出现这种情况,那饿死人是绝对的事情,满清可不是什么好政府。
这时候,早就想说话的石赞清出来了,&ldo;太后、王爷、诸位大人,重农乃是我大清的国本,是轻易不可以变更的,我大清现在想要重商现在有什么可以和西洋对抗的?除了丝绸、茶业、瓷器,外我大清都要从洋夷那里进口,到时候还不时被人家的货给冲进来,以臣之见,重农不可弃!重商不可取!唯有重工方是我大清现在的出路!&rdo;
燕无良拍着手就喊上了,&ldo;好一个重工!说到了点子上!&r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