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国盗墓史倪方六 >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第1页)

元代对盗墓行为的制裁,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写道:&ldo;诸管军官、奥鲁官及盐运司、打捕鹰坊军匠、各投下管领诸色人等,但犯强窃盗贼、伪造宝钞、略卖人口、发冢放火、犯奸及诸死罪,并从有司归问。&rdo;在元代法律中,还有&ldo;发冢开棺伤尸,内应流者&rdo;,&ldo;杖一百七,发肇州屯种&rdo;的条文。

《元史》卷一○四《刑法志三》&ldo;大恶&rdo;条又有这样的内容:诸为人子孙,或因贫困,或信巫觋说诱,发掘祖宗坟墓,盗其财物,卖其茔地者,验轻重断罪。移弃尸骸,不为祭祀者,同恶逆结案。买者知情,减犯人罪二等,价钱没官;不知情,临事详审,有司仍不得出给卖坟地公据。诸为人子孙,为首同他盗发掘祖宗坟墓,盗取财物者,以恶逆论,虽遇大赦原免,仍刺字徙远方屯种。很明显,这是一则关于&ldo;发掘祖宗坟墓,盗其财物&rdo;的法令。罪定为&ldo;大恶&rdo;,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对于盗掘坟墓有多么痛恨。就算你盗的是自家的坟,就算你取的是你老祖宗的财物,按照法律,你仍然有罪,而且还是&ldo;大恶&rdo;之罪,就算是遇到特赦的情况,仍然要&ldo;刺字徙远方屯种&rdo;。

《元史》卷一○四《刑法志三》&ldo;盗贼&rdo;条下还有关于盗发冢墓不同情节的不同处理方式:诸发冢,已开冢者同窃盗,开棺椁者为强盗,毁尸骸者同伤人,仍于犯人家属征烧埋银。

诸挟仇发冢,盗弃其尸者,处死。

诸发冢得财不伤尸,杖一百七,刺配。

诸盗发诸王驸马坟寝者,不分首从,皆处死。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元代的法律,对于王公贵族的墓地进行了特殊的保护,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王公贵族身分地位比较高,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为王公贵族的陪葬品相对于平贫来说,是既多又好,因此遭盗的机率比贫农陵墓要大得多,所以不得不以重罪来防止盗墓行为的频发。

在《明史》《宦官列传二&iddot;陈奉》中有这样的记载:兴国州奸人漆有光,讦居民徐鼎等掘唐相李林甫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腾骧卫百户仇世亨奏之,帝命奉括进内库。奉因毒拷责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明朝对于盗墓行为应该也是有相关法律规定的。

------------

最重的判决:对盗墓的惩戒手段(2)

------------

《太平广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县有后汉奴官冢,初,村人田于其侧,每至秋获。近冢地多失穗不稔。积数岁,已苦之。后恒夜往伺之。见四大鹅,从冢中出,食禾,逐即入去。村人素闻奴官冢有宝,乃相结开之。初入埏前,见有鹅,鼓翅击人,贼以棒反击之。皆不复动。乃铜鹅也。稍稍入外厅,得宝剑二枚,其它器物不可识者甚众。次至大藏,水深,有紫衣人当门立,与贼相击。贼等群争往击次,其人冲贼走出。入县大叫云:&ldo;贼劫吾墓。&rdo;门主者曰:&ldo;君墓安在?&rdo;答曰:&ldo;正奴官冢是也。&rdo;县令使里长逐贼,至皆擒之。开元末。明州刺史进三十余事。(出《广异记》)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

县有座后汉奴官墓。当初村里人在墓的旁边种田,每到秋收的季节,靠近墓的田里便有很多的庄稼因失去穗而减少收成。这样过了几年,村里人对此十分苦恼。后来便经常在夜里去探察。一天夜里,人们看见有四只大鹅从坟墓中出来吃庄稼,前去追赶便又回到墓中。村里人一向听说奴官墓中有宝物,于是结伴去挖掘。刚进入墓道,就看到有鹅张开翅膀击打人,盗贼用木棒反击,鹅都不动了,原来是铜鹅。再进入墓室外厅,得到两只宝剑,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器物。最后到了放置棺椁的主墓室,地上有很深的积水,有个穿紫衣的人站在门前同盗贼搏斗。盗贼群起攻击,那个人冲出包围逃走。他到县衙大叫:&ldo;有贼劫我的墓!&rdo;管事的人问他:&ldo;你的墓在哪里?&rdo;回答说:&ldo;奴官墓就是我的墓。&rdo;县令派里长去前去查看墓地,结果,到墓地将盗贼全部抓获。

无独有偶,类似的记载在《逸史》也出现过:天宝初,严安之为万年县捕贼官。亭午,有中使黄衣乘马,自门驰入。宣敕曰:&ldo;城南十里某公主墓,见被贼劫。宣使往捕之,不得漏失。&rdo;安之即领所由并器杖,往掩捕。见六七人,方穴地道,才及埏路,一时擒获。安之令求中使不得,因思之曰:&ldo;贼方开冢,天子何以知之。&rdo;至县,乃尽召贼,讯其事。贼曰:&ldo;才开墓,即觉有异,自知必败。至第一门,有盟器敕使数人,黄衣骑马。内一人持鞭,状如走势,袱头脚亦如风吹直竖,眉目已来,悉皆飞动。某即知必败也。&rdo;安之即思前敕使状貌,两盟器敕使耳。

唐玄宗天宝初年,严安之任万年县捕贼官。一天中午,有位黄衣太监骑马从大门跑进来,宣读皇帝的命令说:&ldo;城南十里某公主的墓,现在被盗贼挖劫,命令你带人去缉拿,不得使一人漏网。&rdo;严安之领命立刻带领手下人携带器械棍棒前去捕捉。赶到那里,看到那里六七个人刚刚进入墓道,全部被抓获。严安之让人去找那个太监,但没有找到。因而就暗自思量:&ldo;盗贼刚刚开始挖掘,皇帝怎么能知道呢?&rdo;到了县衙,把盗贼全部召集起来,审问盗墓的经过。盗贼说:&ldo;刚打开墓道,就觉得有些异常,意识到这次盗墓一定要失败。到了第一道门,看见有好几个为皇帝送信的黄衣太监骑在马上的冥器,其中一个手里拿着鞭子,姿势像是正在纵马奔跑,头巾的一角像是被风吹得直竖起来,眼睛和眉毛也都在动。我们更觉得这次盗墓一定不会成功。&rdo;严安之明白了,那个持鞭的黄衣太监原来是陪葬的器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