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是周代时的&ldo;六艺&rdo;之一,也是古代最强大的攻击手段之一。早时的贵族,如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东周时期复合技术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储存的势能,使人在生理结构容许的拉程内,能将更多力量转化给弓身,射出更快更远之箭。
古人超常的膂力令人惊诧,精锐射手竟能拉开七十公斤的强弓,估计有效射程应在五十‐‐七十米之间,最远射程更是数倍之多。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始于商代的扳指的功劳。扳指这项不起眼的发明,却令拉动强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甚至割伤手指。扳指对射手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骑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贵族们,竟最终使其异化成为一种首饰。
弓是以轻便、快速为特点的,这令其在清中期前始终占据着骑兵远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当火器的发展淘汰了强弩时,弓也仍能扬己所长与火器平分秋色了四百年。
铜弩机的结构,弩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复合弓和铜弩机的发明,否则凭其较短的拉程,是无法与弓的杀伤力较长短的。强弩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射击的连续性则依靠几组射手的轮番。不过也有特例,比如唐代骑兵的车轮讨敌战术。
战国时强弩成了战车的心腹大患,远程打击的强大杀伤力令战车坚固的盾甲也黯然失色。但强并不是当时弩的唯一发展方向,足够轻巧的弩在简化射击步骤以提高射速方面另有优势,于是出现了带有箭匣和活动臂的迷你连弩,这可视为诸葛弩的前身。
西汉对强弩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刻度,使弩拥有了稳定的弹道参照,且随着铜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对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强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370公斤,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有效射程超过500米,可惜由于实用性不如臂张和踏张,汉代以后就很少使用了。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对抗魏国的强大骑兵,便制成了俗称诸葛弩的元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时一种主将战车,后代指将军之意。元戎最诱人之处在于机巧而非实用,虽昙花一现,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的巧妙设计,却成了被当代人津津乐道的古代传奇。
剽悍的草原之风,终于为南北朝召唤出巨大的强弩之王‐‐床弩。这种弩战国亦出现过,当时称为&ldo;连弩&rdo;,应是取多张弩联合一体之意,可惜后代一度失传。此时的床弩用多头牛力绞轴上弦,威力已大大强于战国人力绞轴的连弩,发射以皮或铁叶为羽的巨大标枪,主要用于攻守城时撞毁楼台、攻城器、城墙等,其宋代极者的最远射程超过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远的冷兵器。
赋予床弩以机动性的是唐代,用牛牵拉的车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灵活性和生存机会,更锦上添花的将绞绳与车轴钩连,行进就可上弦,大为提高了效率。车弩装置一张拉力860公斤的巨弩,有七个发射槽,最远射程超过一公里,中间槽所用的箭有一米多长。
弩在宋代得到大发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将其视作对抗北方骑兵民族的利器。弩手多用踏张弩,采用三组轮射的迭射法,而&ldo;神臂弓&rdo;的发明,使宋军的有效射程可至370米。床弩则从两弩至四弩,从小型至巨型,种类繁多,两床和三床还能在弦上绑一个装有数十支普通箭的铁兜子,使床弩拥有了杀伤人马的功能。
也许是善于骑射的元朝过于武断,竟干净利落的手起刀落,将弩留在了前朝,于是弩从宋代的极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极衰,随着火器的继续发展,也就再没机会翻身了。
中国在近代火药武器的诞生之前,在投掷武器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的领先地位,在这期间有七项技术的发明与使用是其他的民族无法比拟的,卓越的制弓术,弩的发明和改进尤其是铜弩机的创制,连弩的发明,弩车特别是多弓床弩的发明,杠杆抛石机的发明,充分体现了古代人的智慧。
弩,是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射杀武器之一,也是人类军事史上重要的早期机械武器。
石靖宇曾经专门研究过古代武器,作为武器发烧友,到了南宋,他怎么可能不研究古代兵器。马车上的机弩,就是他结合古代机弩,利用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从材质上和技术上,却是古代机弩无比媲美的。里面利用齿轮和机械力量,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使用,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启用机弩,对敌人造成极大的杀伤力。
王氏兄弟目光中充满兴奋之意:&ldo;这是什么机弩,体积这样小,却是如此霸道?&rdo;
第一百三十六章秋过无痕
古代的蹶张弩,开弓力量很大,一般采用脚踏的方式开弓,速度慢,但射程远。xuei。操作熟练的军兵发射的速度也不会太慢。古代也讲究火力持续性,分作几队,轮流发射,上箭,瞄准。战国时期的弩依照强度和张弦方式的不同分成擘张弩和蹶张弩两种。擘张弩的强度较小,用手臂的力量就可以拉开。《孙膑兵法》中这种小型的弩可以射到100步。
有记载这种弩装备过汉军的重骑兵,用于在冲击前进行最后的火力打击。蹶张弩的力量较大,用双臂的力量无法拉开。所以有&ldo;超足而射&rdo;的记载。战国时期韩国的弩弓是非常有名的,有记载可以射到600步。而在秦始皇陵出土的秦弩则可以射到900米的惊人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