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洞里的兵赶出来,纷纷参战,趴在战壕前沿,一阵子地往下打枪,扫射封锁。天亮后,打扫战场时,怎么也没找到敌军的尸体。排长就问其他哨位哨兵你们是怎么打的啊,他的那个三号哨位的班长学着他的上海话:&ldo;阿拉是按照你的指示打的,没点儿改变。&rdo;派人到下面草丛中去看时,有好多血,是敌军留下的。可能尸体都被他们活着的人拖走了。
昨夜并没有下雨,闷热的天气一直到这时候才凉爽了些。
恰好今天清晨军工上来了,所有的伤员都要转移到后方去。昨夜没有休息好,下山的时候,向前进精神不大振作,他跟马小宝和王宗宝三人保护,山上的驻防兵没有再另外派兵。
军工们抬着伤员,走一阵,歇一阵,从早上六点多钟出发,到八九点钟的样子,大家到了一个村庄前面。穿过竹林时,走在前面的马小宝身子突然往后一缩,钢盔和向前进的脸撞个正着。&ldo;哎哟!&rdo;向前进一声叫唤,鼻孔中鲜血长流,痛得眼泪都出来了。
担架队停下来,原来马小宝前面一条竹叶青正绷得像弹簧一样张着嘴对着他。
马小宝不顾身后向前进的情况,而是很兴奋地拉开枪栓,要和蛇较量一下。向前进一手捂住鼻子,走上前来,见是一条蛇,马小宝很认真地在对付,便推了他一把,含混不清地说:&ldo;别打它,撵走就是了。&rdo;
过了竹林后,村长和其他等候在这个村里的侦察兵们站在村口,向前进远远地就看见了他们:葛啸鸣、黎氏兄弟、熊国庆、田亮、王家卫、张力生、左建军。
不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大家相见时没一个吭气。
边防侦察兵长年都得要在高山上守卡,在边境线巡逻,在丛林中潜伏,与艰难困苦打交道是家常便饭。要不然怎么会说侦察兵苦呢?他们的任务是一般军人们做不来的,这也不用说。有时候一个任务刚结束,另一个任务就会找上你,不会因为你的苦累没得到休整而取消。没有超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军事素质,要做好一个侦察兵,可说是相当的困难。大家在这个村子里相见了后,吃了顿好的。晓得军情瞬息万变,没受伤的就安心等任务。
饭后葛啸鸣跟武安邦一起,随着其他伤员,被送到战地医院里去了。战地医院离这里不远,大家护送他们到了那里,没什么事,于是回来到村子里,一边休整一边等待任务的再一次下达。
大家都在睡觉,向前进虽然极度疲倦,但还是睡不着,一个人在老乡家的地铺上睁着布满血丝的大眼睛看木楼板。房东老乡是个女孩子,很可爱,八九岁的样子,开开心心的,总是笑,并不因为两三年前自己的一只被敌军炮弹炸断的脚而感到忧郁。也许她长大了,到了懂事的年龄,才会因为自己的这一只脚而自卑感强烈。看到她是这样快乐,向前进真希望她永远不要长大。
她的右边整个前脚掌都给炮弹片削掉了,走起路来跛得很厉害。刚才她给大家送开水来,大家的心都很沉重这是他们所有军人的耻辱!耻辱来源于什么?不够强大!
曾几何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敌人疯狂地叫嚣:&ldo;我们一个能打他们三十个!&rdo;
能够怨谁?谁都不能怨,要怨,就怨我们自己!
可怜的小女孩!
必须要打出雄风!打出军威!打出国威!我们愿意跟别人和平相处,但我们绝不要企望别人能跟我们和平相处。凡我大国边民,绝不要再一次受到此种战火摧残。曾经侵华的日军,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企盼和平他就受到教化、感德而自动撤退回去了;三八线也不是入朝的第一天就签订了的。要打!狠狠地打!
军人的使命就是征战!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国家的安全和尊严!要想换来和平,就必须得要使用武力!武力才是时代发展的真正主潮流!没有强大的武力作后盾,哪里来的和平?
她所受到的不幸,我们必须得要为她将公道讨回来!
找回公道,只有一途,那就是出击!勇敢地回击、出击!
大家在这个小主人家里,默默地擦了一遍枪,心情都有些低沉。
回击不是那么容易的!
古人云:歼敌一万,自损八千!这话绝对没假。
回想起来,这一次出境作战,胜得很艰难,差一点就全军覆没。当时要是敌人反应再快一些,遭遇的第一时间即抢占两边悬崖峭壁,占据高位,并穿插到进口,形成合围态势,那么战场情势在两三分钟内就完全改变。毕竟他们是徒弟,跟师傅作战,战术上还差了那么一点。就是这么一点,临敌的一念之差,村子前面抢占了悬崖高处的敌人没有进一步进行穿插包围,而是待在了那里进行鏖战,往下射击,为大家的阻击后撤离创造了条件,不知这是他们的愚蠢还是我们侥幸。
那个炮连的指挥官说得好,打仗,靠的是脑袋瓜儿,看临敌的应变对策。但这毕竟是侥幸,不是所有的敌人指挥官都那么笨,关键时刻出昏招。饶是如此,我们的撤离还是大乱,造成人员失散。要是村前村后的撤离不同步,也不知大部分人马能否冲出去,肯定在混乱中被敌人逐一吃掉。
大家有闲论起此次作战,都是心有余悸,对那个侦察连长在关键时刻呼唤炮火支援感激不尽。本来是去解救人家,没想到到头来还是人家救了自己。在前线打仗作战就是这个样子,计划不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