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又饮一杯酒,问许珍:“你是哪家的?”
许珍懒得搭理她。
那人晃悠悠的从衣襟掏出一枚钱币:“儒家……还是道家?”
许珍忙道:“都是都是!”说着伸手想拿钱。
那人哦了一声,将钱币给塞回了衣襟中。
许珍差点举起酒杯,把这人泼醒。
幸好山长来了。
山长看到这位喝醉了,脸色顿时复杂,向四周文人与仆役喊:“快!快送国子祭酒回屋!”
然后骂许珍:“你在这干什么?祭酒说话,你能听得懂吗?去去去。”
许珍来不及解释,旁边人匆匆忙忙拥过来:“国子祭酒在这?”
“她怎么了?喝醉了?”
“这位喝醉以后可了不得,快,快把人带回屋子里去!”
慌慌忙忙一阵乱响,许珍也出了力,还顺带从这个酒鬼的衣襟中,将那枚钱币掏出,塞到自己钱袋。
雅集尚未结束。
由于许珍那桌的重要客人回了屋子,山长便让许珍站在自己身后,托盘子撑场面。
各书院互相吹捧完,到了现场作答的时间。
题目未定,一名老先生去最前方挑了张纸,纸上写了两个字“儒学”。
于是众人提笔书写对于当今儒学看法。
许珍在旁边看了眼山长写的,有些看不懂,但能明白大概意思,说的是山河锦绣离不开孔老夫子,秦短命是因为焚书坑儒,所以大家要好好爱惜儒家。
又是一声琴瑟奏响。
众人将作答的宣纸放入托盘之中。
许珍与几名短工挨个收盘子,放到最前方。
几名短工先后举起宣纸,念诵文人们写的辞赋。
轮到许珍。
许珍对繁体字还不熟悉,念的磕磕碰碰,错了几个字。
好不容易念完,下头一阵嗤笑。
众人窃窃私语:“青龙山果真没落,就连婢女,都只有这个德行了。”
“刚刚还见她与祭酒说话,看来是青龙山妄图攀高枝。”
“等祭酒醒酒,若是记得,怕是会唾弃的,哈哈哈。”
有人低声嘲讽,也有人直接说出来。
一名穿蓝衣的女子抬高声音道:“青龙山乃是文化熏染之地,可这位婢女怎么连文章都读不顺。”
山长帮忙挽尊:“这是新来的小役,天生容易紧张罢了。”
蓝衣女子笑道:“我觉得这般人物,反倒容易影响子弟,是不适合留在书院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