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功劳罢了,她要就给她吧,做人一定要豁达。”许珍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虽然我不仁不智也不勇敢,但是做人嘛,不能有太多烦恼的,否则得不偿失,自己不开心,还会让身边人也跟着难受。”
她说了堆大道理。
李三郎原本很生气,可听多了后,忽然觉得许珍这样做,有一种三国名将临危不惧、宠辱不惊的气概,实在是厉害极了。
他敬仰不已,夸赞道:“不亏是先生!”
许珍谦虚:“哪里哪里。”
李三郎说:“若是我,肯定没法放弃那名誉,要和那人死磕到底的!”
许珍笑道:“哎,这样多累啊。”
李三郎点头:“我如今明白了,多谢先生指点!就是那千两银子有些可惜,不然可以买不少吃的。”
许珍觉得孺子可教,正想再说点心态积极、为人豁达的故事。
忽然捕捉到某个词。
“你刚刚说了什么?”许珍问道。
李三郎抬高声音说:“多谢先生指点!”
许珍道:“不是,后半句。”
李三郎想了想,说:“就是那千两银子——”
话音未落,许珍跑到他跟前问:“什么千两银子?”
李三郎说:“就是圣上赏赐的千两银钱啊!!”
“什么?”许珍觉得自己大脑逐渐空白,她瞪大眼问,“圣上赏赐了什么?”
“银钱!这次救了郡主有功,圣上又是送请帖,又是给银钱,要这救人的好汉,也就是先生你,去参加国宴!”李三郎说的十分痛快,“万万没想到,先生你竟然——等等,先生你去哪!”
他话未说完,许珍已经转头走出了木门。
李三郎起身跟着跑出去,在后头紧巴巴的问:“先生你要去哪?”
许珍快步走着:“白虹书院。”
“去白虹书院干什么?”
“讨钱!”许珍说,“千两银钱,我一定要讨回来!”
她说的无比热血。
李三郎觉得自己是第一次瞧见如此狂气的许珍,一时感慨万分。
回神之后,他慌忙追上去说:“先生!先生,我们若无请帖,不好进去啊!!”
……
白虹书院开了三日雅集,来客太多,几乎全江陵的都跑了过来。
就连其他书院的山长、先生与学生也在这里,书院不得不放假,纷纷前来参加这种声势浩大的宴会。
许珍穿着平日教书的那身衣服,在宴会里头瞎逛。
她本来是进不来的,好在李三郎的祖父与父亲都是朝中当官的,面子不小,这才被放了进来。
“那讨钱的在哪?”许珍问李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