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众朝臣再一次的来到了行宫大门,这一次他们如愿进去见到了皇帝,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
昨晚虽然叶桓出来说了皇帝无事,但安王庆王能逼宫,太子同样可以逼宫,所以他们虽然回去了但心里仍然有些惴惴。
这一晚上他们也琢磨出点事了,远在西北边境的太子突然出现在行宫,两个王爷逼宫能这么快就被解决,不难想到对于安王庆王的事,太子和皇帝必然是早就知情。
有些事不是非要弄个清楚明白,所以没有人问起太子为什么没有去西北,只夸赞了太子运筹帷幄,将一场危及国本的动乱扼杀在了最开始的时候。
听着朝臣对太子的夸赞,皇帝斜眼睨了了睨叶桓,心头一叹。
有些时候真不怪他宠爱太子,谁叫其他儿子太笨了,他敢肯定,这场逼宫若让叶桓来做结果肯定不一样。
&ldo;昨晚上的事全权交给太子处理,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从旁协助。&rdo;
&ldo;是!&rdo;
一个官员想起一件事,迟疑着开口,&ldo;不知西北边境?&rdo;
皇帝道,&ldo;那边有端王处理,不必担忧。&rdo;
端王不是在大理寺关着的吗?众人面面相觑,传出端王派人行刺太子时是两个多月前的事,那时候太子就开始布局了吗?
皇帝没有解释端王的事,太子温声道,&ldo;端王不曾派杀手行刺过我。&rdo;
一句话便说清楚了前因后果,众人心想,有这样的太子在,安王庆王之流能逼宫成功就怪了。
不怪安王庆王作死,全怪太子太聪明。
议完政事,一个官员向皇帝提议立即回京城,出了逼宫这样的大事,自然得先回京城比较好。
皇帝不假思索的道,&ldo;不用,京城太热了,等进了八月再回京。&rdo;
闻言众人心说难道去年来了行宫避暑?
他们一点也不惊讶,皇帝回来行宫避暑的原因他们都有所听闻,现在才七月,至少还要一个来月天气才会凉爽下来,以皇帝对太子妃的宠爱,会回京才怪了。
小朝散后,叶桓往行宫后宫走去。
早上为了赶来行宫没有陪殷长欢用早膳,但他也实在是想殷长欢了,与殷长欢约好了午膳去郑太后的宫里用。
&ldo;太子留步。&rdo;
叶桓转身,是宁郡王和英郡王,宁郡王依然是一身的书生气,和以前别无二样,英郡王则不然,和以前的他相比,现在的他在面对叶桓时多了一分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