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这倒不可能。&rdo;水媚娘十分自信,&ldo;几个师姐根本不知道清风派的这个弱点,就连我也是在翻看已故师父的手稿时发现的,我一得知此事,就将手稿烧了个干净。师父当年和杨清风颇有过节,一生都致力于战胜清风派,她的手稿既然记载了此事,那一定是真的。&rdo;
郑颖达带着一种看好戏的心态,为水媚娘斟满了酒,&ldo;祝你的计划成功!&rdo;
☆★☆★☆★☆
由于到达少林寺时已天黑,殷渐离就先在厢房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才见到少林寺的方丈。方丈早就听大弟子说,殷渐离帮助他们找回了易筋经,所以对殷渐离颇有好感。
&ldo;殷施主来到寒寺,不知有何贵干?&rdo;方丈一边坐上主位,一边问。
&ldo;一位故友身中奇毒,晚辈特来求一颗九转大还丹。&rdo;
方丈皱皱眉,然后笑道:&ldo;这就怪了,本寺的九转大还丹并没有解毒的功效,究竟是何人谣传于你?&rdo;
殷渐离微微一怔,心想,果然是这样,九转大还丹根本不作解毒之用。他微微欠身,道:&ldo;请教九转大还丹的用途。&rdo;
&ldo;九转大还丹为辅助提升功力之用,使练功之人事半而功倍。&rdo;出家人不打诳语,方丈自然知无不言。
汤若华是一书生,根本不习武,即使他拿到九转大还丹,也没有用处,就好像殷渐离昨天拿到易筋经一样。难道是郑颖达想要九转大还丹?或许,连汤若华的毒,都是郑颖达下的。殷渐离陷入沉思,这时,只听方丈说:&ldo;易筋经乃我寺之宝,江湖上想得到它的人不在少数,施主为人诚实,将它归还本寺,就是于我寺有恩。虽然九转大还丹对贵友的毒不起作用,但是本寺的雪蛤丸却对解毒、恢复功力有奇效,现在赠三颗给施主,愿施主的朋友早日康复。&rdo;说着,他吩咐弟子去取来。
殷渐离本想推辞,可转念一想,空手回去好像不太妥当。&ldo;晚辈感激不尽。&rdo;
大师兄把一个白色小瓶交给殷渐离,殷渐离收进袖口。
方丈看了他好一会儿,说道:&ldo;施主相貌清奇,是块练武的好材料,只可惜加入清风派,只在博大的武学中窥得一角。&rdo;
&ldo;晚辈愚钝,不知大师言下之意。&rdo;
&ldo;清风武学在一&lso;独&rso;字,不能容括其他门派武功。然而,但凡真正武功高强之人,都兼学多派武功,杂是杂了一点,但本身受益无穷。也许,这和杨清风前辈个人的性格有关吧!他一生专断古怪,希望凭自己创立的清风武功独步天下,自然不会容许自己和弟子们用别派武功与人较量。&rdo;方丈望着殷渐离,&ldo;施主若未加入清风派,兼修天下武功,总有一天,定能独步武林。&rdo;
&ldo;晚辈并无独步武林之心,学武也作强身健体、防御敌人之用,尽管浅薄,但也足够。&rdo;殷渐离拱手,&ldo;救人要紧,晚辈告辞。&rdo;
方丈点头,殷渐离远去之后,他叹道:&ldo;此人资质极高,只是可惜,可惜啊!&rdo;
注:
阳城: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禹后,&ldo;禹居阳城&rdo;。历代历史学家都认为阳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阳城(在今告成镇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传十七王、十四世,历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阳城数迁,但均在嵩山周围。
本作品由非凡txt电子书下载论坛&ldo;旪孓姤憅&rdo;整理收藏更多txt好书敬请登陆:[url]txtxz[url]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十
外头的雀儿叽叽咕咕叫个不停,季葵翻了身,正想继续约会周公,就看见床边有个模糊的人影,她一惊,忙睁眼看个明白‐‐殷渐离。&ldo;师、师父!&rdo;季葵叫出声,又立刻&ldo;啊&rdo;了一声,用被子蒙住头,说道:&ldo;我、我还没梳洗,不好意思见师父……&rdo;
&ldo;看得出来。&rdo;殷渐离望了一眼她枕头上湿湿的口水印,拍拍她蒙着头的被子,然后走出她的房间。
季葵悔不当初,本想趁这几天师父不在,晚起一点,没想到殷渐离不声不响地回来了,还让他看见自己的睡相……她探出脑袋,发现殷渐离确实已经走了,才放心地下床来,到脸盆边梳洗着。不知师父有没有带回九转大还丹?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失败的样子,也许……这下好了,汤若华有救了!
季葵高兴地跑到大厅,果然看见殷渐离坐在椅子上,身边的茶几上放着一个小瓶。她冲到殷渐离面前,正要说什么,殷渐离就问:&ldo;汤若华死了没?&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