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子监,他远远就看到那个比他略高些的少年,不同于其他脸上带着朝气,一起偷懒玩耍的子弟,那个少年总是早早就到了学堂,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书,时常也会对着他们笑。
郁绍告诉他,那个人叫太子。
其他同窗总觉得太子身份尊贵,却还是平易近人,温文尔雅,是个好想与的人。可是郁子肖看着那人,总是觉得那温和的笑容里还藏有一层道不明的东西,顺着地面爬上他的脊柱,让人背脊发凉。
那是他初到宫里,便表露出恣意张扬的个性来,先生的问题,其他人中规中矩地听先生解答,只有他总能站起来,口齿伶俐地跟先生对上几句,稚言稚语竟也有几分道理。
先生说:孺子可教,将来必成大器。
他在宫里待着的时候,也时常听到有人这么说。
后来有一日,他一个人躲在御花园偷闲,身边突然覆下一片阴影,他抬头一看,就见一人站在他身旁。那人手中拿着一盒点心,友善地对他笑着,正是太子。
这人是何时来的,不声不响,也不说话。
原以为只有他会偷闲,没想到那个总是早早到学堂,总是一丝不苟的太子也会偷闲。
郁子肖莫名生出一丝心安理得,对这人的印象也好了起来。
太子把手里的小盒子递过来:&ldo;这是御膳房里做的软糖。&rdo;
郁子肖接过去了,那糖酸甜软绵,他还没吃过宫里的糖,心想果然是极好吃的,便忍不住多吃了几个。
他问:&ldo;太子怎么也偷偷跑出来?&rdo;
太子轻轻笑了一下,似有些勉强,有些无奈。他告诉郁子肖,他也不喜欢读书,只是身为太子,不能不勤奋,不能不刻苦好学,稍有差池就会招来非议,少不了皇上一顿批评。
郁子肖看着他,心中默叹,这太子也太难当了,哪像他,逃几堂课,纵然被郁绍知道了,也不会说他什么。
那天他跟太子说着话,太子笑吟吟地看着他,时不时点点头,后来……
后来他回到府中,便腹中绞痛,浑身冒虚汗,神志不清,昏迷不醒。
醒来时,郁绍已上了沙场,之后,再也没回来过。
他一瞬间便明白了,太子递给他的糖,竟是有毒的。
只是爹爹,怎么会……
闵宜夫人扣着他的肩膀,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ldo;你记住,藏巧于拙,不露圭角,为娘不求你功成名就,只要你安稳,守住你父亲留下来的功业!你听清了吗!&rdo;
他木然地点头,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娘流泪。
再长了几岁,他便什么都明白了。
郁家的独子被皇家的人下了毒,皇上早就忌惮郁绍,出了此时更是怀疑郁绍会生反心,下令让他到西境驱逐匈奴,同行的还有太子的娘舅阎周。
后来他父亲战死沙场,只留下了身后功名,那阎周,被封为了西境的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