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往上上点颜色,可又不知道陶瓷釉是怎么个上色原理,只能先放弃。
女人大概天生就有对美的理解,行动能力超强,他把简单的图案在地上划拉出来,她们就能给他做出来,比他画的美十倍!
桃花簪,梅花簪,更多的是不知名的花朵,他见都没见过,她们的审美跟现在人又有些不同,她们喜欢大朵的花式,他所说的小朵堆排只做了没几个,其他都是单花大朵或者双花小朵
。他还让全都扎上小孔,到时可以串上珠子当步摇卖。
还没有烧制,两个妈妈级的女人已经喜欢的嬉笑眉开。
两天的时间,屋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泥饰品,苏迹看大家玩泥巴手痒痒的不行,自己动手做几个平安牌,压得薄薄的泥片一指宽三指长,上面用细细的骨针刻着平安两个字,顶头跟下尾各自划了两条横杠,简单的很。
等陶胚晾干,一个一个在窑里排好,用泥封窑。
烧窑是男人是事,还是苏林多点火,祝词依旧,苏迹还是站着,听着祝词身上依然舒服,却没有上次强烈。
他想震撼的事果然只有一次。
他和二叔轮流给窑里添柴,温度一直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范围,一直烧了一天一夜。
希望能出来漂亮的陶瓷。
家里的盐全靠它了。
☆、平安牌
每年的春秋两季换盐都是部落里的大事,家家户户都在忙活,他们不仅仅要准备换盐的物件,比如陶器兽皮,还有打磨成器的骨制品,还要准备一行人路上的食物。
他们部落五百多号人,往上数几代也就是十几家支生出来,每一大家子出一两个人,组成二三十人的队伍,走一个来回就得差不多一个月。
苏迹准备跟着一起去,阿母这次倒是没有阻止,很积极的给他准备食物,也没有准备太多,主要还是靠他们边走边猎。对于换盐队来说,吃饱并不困难,可是肉吃多了也不是那么舒服的事,所以还要准备些干粮。
于氏跟往常一样用黍给他烙饼,干得都咬不动,必须用水泡才行。这样不容易坏,也能多吃些日子。
在等窑温降下了的时候,苏迹还是找了个机会上了趟山,打了一堆肉还摘了不少蘑菇,他得让家里吃饱饭,吃好饭。
这次没敢往林子深处走,也没有再遇到美人,说不上是不是有点儿失落。
其实他觉得最近还是不见的好,他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面对他,他怕自己只是叶公好龙,还是先消化消化吧。
等他从山上下来,窑里的的温度也降了下来,两家人都等在窑前,兴奋不安的等待他们的制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