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北上伐清女主角是谁 > 第525章(第1页)

第525章(第1页)

“半百年来硝烟不断,加起来都没有如今的一半惨烈,侯玄演从哪里得来这么多的炮弹,他的钱都是会下崽的么,怎么用都用不完?”

这个疑问长期困惑着尚可喜,他哪里知道,侯玄演全靠战争来平衡过快的经济发展。

海商的兴起,让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的流入大明,尤其是朝廷。

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大明的经济,百姓看到生产丝绸,瓷器,茶叶这么赚钱,比种粮食合算多了,就会改稻为桑,为茶,生产经济作物。但是这样一来,粮食的价格就上涨了,粮食储备就减少了。一旦发生天灾,没有粮食储备,粮食价格又高,会出大问题。

侯玄演的应对之策,是对出口的商品收取高额税收,但是这样还是改变不了白银黄金疯狂流入的现状。

自然经济体制下大量资金涌入会造成通货膨胀,要是放任不管,就会像西班牙那样,造成本国工业体系的崩溃,除了权贵们和商人们有了大把银子挥霍之外,实在是没有半点好处。而且到达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必然引发通货膨胀,造成银贱而铜贵,囤积居奇,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对国民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从明末到现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流入了中国,可是一直到崇祯前期都没有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国民消费储蓄习惯的影响,大量白银被窖藏,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流通领域,维持了一种奇怪的平衡。到时到了后面,恶果就开始展现了,崇祯一朝疯狂摊派农业税,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侯玄演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是对这种事比古人看得远些,所以他才大力鼓励支持那些商人置办工厂。

通过一次次的战争,订单流入民间,刺激工业的兴起。各种和军功相关的产业,又都是关乎国运久长和科技发展的,在侯玄演的规划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些疯狂流入大明的金银,就会变成实打实的设施和设备,已经有很多开明睿智的商人,懂得从番邦购买大明需要的物资了。

也就是说,侯玄演打得越开心,消耗的炮弹火药越多,对大明越有利。

眼下的山海关虽然看似坚若磐石,但是它注定是要被攻破的。

第428章佯攻

太阳一寸寸地下移,半轮夕阳已经沉到山峰下面,山海关前慢慢黯淡下来。

天下第一雄关以长城为主线,以关城为中心,包括七座卫城,十大关隘,几十座城台、敌台、烽火台等,是一座完整、严密、科学的古城防建筑群和军事防御体系。

夜色降临,北伐军营中燃起篝火,远远望去漫山遍野全是。关上的清兵趁着炮击的间隙拧腰舒筋,享受着难得的放松。

从山海关往下看,是让他们心生绝望的无边的营寨,那里的一堆堆的篝火旁,都坐着将要和他们以命相搏的战士。

尚可喜倚在墙上,轻微的鼾声响起,指挥了几个昼夜的他就在此小憩。

如今关上的兵马很多都是他就地募兵,招来的当地辽人,尚可喜自然不放心让他们独自守城,所以一连几天没有合眼了,就钉在这里指挥作战。

这些士卒虽然是新兵,但是山海关这些年来战火不断,辽人军民混杂,所以比一般人容易上手。而且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还占据了地利,这些新兵也能勉强守住北伐军。

距离倭兵登朝,三路大军齐发,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侯玄演被挡在山海关前寸步未进,倭兵也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被清兵赶到了沿海,靠着水师的支援,站稳了脚跟。夏完淳在西线战场,力抗三大藩王,输多胜少。

突然,关下的北伐军开始移动,山海关上的清兵顿时紧张起来,吵嚷声将尚可喜惊醒,抓着身边的长枪问道:“敌军又攻城了?”

“王爷,他们好像要撤兵了!”旁边的亲兵兴奋地大叫。

尚可喜心砰砰乱跳,一个跨步走到瞭望口,顺着小的缺口往外看,果然一排排的火把下,北伐军正在撤军。

尚可喜长舒了口气,终于撤了,他们已经守得精疲力竭,虽说有着后方的补给不至于弹尽粮绝,但是屡次讨要援兵的尚可喜得到的兵员数量少的可怜。

关下的北伐军撤的很是从容,丝毫不担心他们冲出去,看来侯玄演也知道自己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为什么他要选择撤兵呢?

尚可喜眉头一皱,想破了脑袋额想不出关下气势规模仍在的敌军为何要退,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外界风传,侯玄演也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呐。这个人极少妥协,没有哪一次是打一半撤兵的,难道是大明国内出现了什么大事?

尚可喜点了点头,对自己的这个判定深信不疑,自古以来多少名将北伐,都是在最后关头因为后方的事撤兵。

还没等尚可喜兴奋的劲儿过去,山海关上的清兵们就发现了不对,这些撤兵但是没有拆除营帐,反而保留了所有的设施。甚至很贴心的连篝火都留着,全然不像是撤兵的模样。

一阵号角声徒然响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尚可喜握紧了枪柄大声道:“准备迎敌。”

在原本的北伐军撤出的地方,一队队人马补充了进来,这是一支生力军,在后面修整了半个月。堵胤锡带着陕甘、湖广的兵马,代替了原本进攻的浙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