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真的?&rdo;黄岐的脸上忽然露出了笑意。
&ldo;真的,真的,只要你饶我一命,你说什么我都愿意!&rdo;韩庭毅说着。
黄岐忽然笑了,极为怜悯的瞧着他,就在韩庭毅还充满希望的时候,猛地一伸手,匕首就割断了韩庭毅的喉管,鲜血顿时就喷涌了出来。韩庭毅显然不肯相信,赶忙伸出手,想要捂住缺口。
可是血如泉涌,又那里能够捂住?他的脸上带着恐惧、惊慌,血越流越多,不一会就抽搐了。
黄岐哈哈一笑,眼中含着热泪,猛地拔出了长刀,割下了韩庭毅的头颅。
定鼎之章第五章襄阳(下)
78小说网更新时间:2012-2-162:26:48本章字数:8277
对于樊城的失去,李大亮很是疑惑。他攻打樊城良久,也不过杀死了国大安,攻破了两座营寨。他数日之功,居然比不过隋军半日,不惑的同时就有着不忿,该死的隋军,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到来,又如何能攻下樊城?
就在李大亮想着的时候,李道裕走了进来,说道:&ldo;启禀将军,城中有人来访。&rdo;李道裕是李大亮的侄子,不过他治军甚严,严禁军中攀论私交,因此李道裕在军中,都是以将军称呼他。
&ldo;城中来人?&rdo;李大亮听着,沉吟了片刻,就说道:&ldo;有几人?&rdo;
&ldo;禀将军,就一人!&rdo;李道裕说道。
轻轻的叩着案几,李大亮就说道:&ldo;道裕,你且带他进来!&rdo;如今樊城已破,这王弘烈有什么诡计呢?
&ldo;末将黄岐拜见李将军!&rdo;来人正是在白日里为伏牛山乡亲报仇的黄岐,此君卧底多时,沉稳干练,王弘烈就派他出使唐营。
&ldo;黄岐,王弘烈派出前来,莫非要战?&rdo;李大亮说着。
&ldo;将军说笑了!&rdo;黄岐顿首,瞧着李大亮就说道:&ldo;将军此来,是奉唐皇之命,前来攻取襄阳。只是如今情形,隋军已夺下樊城,不知将军还有几分胜算?&rdo;
李大亮瞧着黄岐,忽然哈哈一笑,说道:&ldo;黄岐,本将对王弘烈倒是更有兴趣了,如今王弘烈已失樊城,这襄阳能否守住,究竟有几分胜算,是该本将问你吧!&rdo;
黄岐一窒,心中不由苦笑,他这个说客,可以说是丝毫不占优势的说客。因为李大亮就算攻不下襄阳,回京之后,大不了就是责罚,总不至于丧命,而王弘烈若是守不住襄阳,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两者的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ldo;怎么,莫非你认为本将之言,有虚?&rdo;李大亮说着,脸上似笑非笑。事实上,他得知王弘烈派人前来,就猜到一些,因此此刻,故意拿语言相激。
&ldo;李将军,请屏退左右,我有一言,还请将军裁决!&rdo;黄岐说着。
&ldo;不必,这些人,都是本将的心腹!&rdo;李大亮说着。帐中除了李道裕之外,几名亲兵都是李氏宗族的人,忠心可靠。
&ldo;这……&rdo;黄岐很是犹豫了一下,不过片刻之后,就说道:&ldo;诚如李将军所说,如今襄阳危机,可谓朝不保夕,而将军远来,志在襄阳,却被隋军阻碍。&rdo;顿了一顿,黄岐续道:&ldo;如今隋军势大,不如唐、郑两军相互合作,均有好处。&rdo;
&ldo;合作?&rdo;李大亮忽然瞧着黄岐,冷哼一声,道:&ldo;如今襄阳势单力孤,谈什么合作?再说了,王弘烈守住了襄阳,与本将有什么好处?&rdo;
&ldo;李将军,襄阳虽然势单力孤,可是若是大王力抗,隋军短期内就不能攻取。而且,李将军会坐视襄阳被破?再说,若是隋军攻势猛烈,大王就此降了隋军,并不是没有可能。&rdo;黄岐并不惊慌,反而是含着笑意,瞧着李大亮。黄岐这话没有错,无论是隋军还是唐军,都不可能坐视对方攻破襄阳,这就是其中的微妙之处,不过很显然,如今的情形是隋军占优。
李大亮就沉吟着,黄岐说的没有错,他按兵不动,就是有着这方面的考虑。襄阳的重要,李大亮自然是非常的清楚,唐皇添兵,又下了命令,这其中的含义,自然是值得李大亮推敲,不夺下襄阳,日后如何能夺取江陵,守住江陵?守不住江陵,又如何夺取吴越,呈南北之势。
因此,这襄阳,李大亮不仅要打下来,还要守住。可是谈何容易?若是逼急,李唐又是坐视不管,就算那王弘烈不降,他手下的将领,难免有异心,毕竟郑国已亡。不过,这王弘烈若是想降隋军,何必……
就在李大亮沉吟的时候,黄岐却是说道:&ldo;李将军,我家大王的意思,却是举襄阳而降唐皇!&rdo;
黄岐这话,让李大亮的身子微微一震,他想不到,王弘烈居然这么大的手笔,樊城被攻下,不到一日,就立刻选择了最为正确的决定。当然,李大亮如果还知道王弘烈将韩庭毅斩除了的话,就会更为惊讶了。
李大亮抬起头,静静的看着黄岐,似乎想要从他的目光之中,看出端倪。黄岐也是定定的看着他,毫不畏惧,对于他来说,大仇得报,心无所系。只要说服了李大亮,隋军就处于了劣势,早晚必退,届时他就可以带着韩庭毅的人头,赶赴牛头山。
黄岐知道,献出襄阳城,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李大亮断然没有拒绝的可能。
果然,李大亮悠悠的问道:&ldo;王弘烈有什么要求?&rdo;他本来以为黄岐说出那些话,只不过想要说服自己帮王弘烈守襄阳。因为对于李唐来说,襄阳在谁的手中都可以,就是不能再隋杨的手中!如今王弘烈选择投效李唐,自然就有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