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敝人曾针对记者生涯中触碰过的最大事件‐‐马歇尔事件,以(g氏的故事)为题,发表在《玉石》这本杂志上:那时我正好到柬京,听人说起基尔摩先生在伦敦过世的消息,便打算以小说体的形式,将他的故事记录下来。由于迄篇文章内容相当完整,故而以此丈代替回信。唯敝人文采甚差,词不达意处尚请见谅。尊驾既然封基尔摩之女知之甚详,尚祈阅毕此文后自行斟酌,是否适于让她了解真相。
吉同二郎敬上
这篇(g氏的故事)刊登在杂志的最前面。
中垣走到小几边,正襟阅读起来。由于吉冈特别指明,读完后再判断该不该告诉罗丝,使他格外地慎重。
(g氏的故事)内容如下:
听人说sg在伦敦死了。
当我从朋友那里获知消息时,说真的,我有点意外他居然还活着。
算算年纪,g才六十来岁,不能说是老头子。我认识g时,他才三十多岁,可是看起来年纪已经很大。
总之,g是大家所说的未老先衰的那种人。
他的个性沉默寡书,是位安静的绅士。不过,这一点倒不是使他显老的唯一原因。我觉得这个人曾经有过许多特别的体验。在他的性格中,混杂着强韧与脆弱的矛盾。
太强或太弱皆是人性。若说人软弱,那么在他的经验里,便常有绝处逢生的坚强韧性展现出来;若说人刚强,那么在碰壁之后,强度反而瞬间变得脆弱易碎。
g是在英国接受过特殊训练的谍报人员。他先在中国的上海从事谍报工作,昭和九年因同样任务来到日本。
至今我仍怀疑,所谓的间谍只是项单纯的职业,还是必须要有强烈的爱国心做后盾。
g选择买卖古董,当做从事间谍工作的掩护职业。他收集东洋的古董,再转卖给欧洲或美国的收藏家。
后来g在日本宪兵队接受侦查时,曾做过专家测试。那次测试的成绩证明,他对古董的知识及鉴赏能力,不亚于一般所谓的专家。
光以g从事古董交易这点来看,他是相当成功的。g拚命学习,可能他本来便对古董有兴趣,才会想要以这个行业做伪装。
总之,g很容易令人连想到他放在店里的青瓷,颜色那么深不见底。我觉得他只适合从事这个行业。
从表面看,青瓷会随光线呈现出各种色泽,同样的,g的心理也有许多层面。
到日本之后,为了隐瞒身分,他开始从事古董品的交易活动。不久,他忽然受到强光照射,而他的内部也如青瓷一般,改变着颜色。
光的来源是一个叫h的日本女子。
他在京都某家古董店结识h。h是这家古董店的店员,她有个爱人住在医院。为了替爱人筹措医药费,她不惜牺牲自己,希望能找到一个肯花钱的大佬。
h是个放出特异光芒的人,打从一开始便向g先生坦承此事。
‐‐我要给他最好的,所以我需要钱。
她明白表示。
g知道h的爱人是不可能痊愈了,他期待时间会解决自己的爱情问题。于是,他对h的要求,提出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