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张之洞后代子孙现状 > 第137章(第1页)

第137章(第1页)

他又想到:作为音乐来说,和声其实也就是一种新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要产生在不同声音的综合之中。倘若众声都发出一个音来,就只有大声而没有和声了。作为一个方面之主,要让部属都说出自己的话来,然后再协调众议,形成一个新的论说。这不就是博采众长、酿花成蜜的道理吗?

万籁俱寂的秋夜,太原城的最高衙门里,张之洞在静静地思索着……

第六章观摩洋技

一 英国传教士给山西巡抚上第一堂科技启蒙课

这天上午,上任不久的新藩司易佩坤拿着一份工部寄来的咨文来到抚署。咨文上说的是要山西按惯例,在两个月内筹集十万五千斤好铁运往上海,交江南制造局,经费亦按惯例,每斤铁连买价带脚费,以四分银子计算,共用银四千二百两,从当年地丁银中扣除。

易佩坤哭丧着脸对张之洞说:&ldo;司里接了工部这道咨文,几天来甚是为难。这个差使太难办了。&rdo;

&ldo;有哪些为难之处?&rdo;张之洞问。

易佩坤说:&ldo;为难之处有二。一是十万五千斤好铁筹集不起来。据衙门里人说,山西这几年几乎不炼铁了,全省炼的好铁加起来,顶多只有五万多斤,要在两个月内筹集十万五千斤好铁是不可能的。二是铁价加脚费每斤四分银子,这是一百年前的老皇历了,现在连脚费都不够,这差使如何办?&rdo;

易佩坤虽是叫苦,但叫得有道理。张之洞的双眉皱了起来。他来山西做巡抚已经两年多了,还没有办过铁差,便问:&ldo;这事先前是如何办的?&rdo;

易佩坤答:&ldo;山西的铁差,这两年没办,上次是光绪六年办的。衙门里的人说,当年葆庚办此事,采取的是瞒、贿、压三种手段过的关。&rdo;

&ldo;什么是瞒、贿、压,你说详细点。&rdo;张之洞又皱了下眉头,打断了易佩坤的话。

易佩坤说:&ldo;瞒,就是瞒朝廷。一切照旧进行,不慌不忙,到了两个月限期满时,给朝廷上一道折子,说山西的好铁十万五千斤都已筹备停当,即日起将妥运上海交江南制造局,让朝廷知道山西藩署在恪勤办差。贿,就是贿赂江南制造局,塞一张大大的银票给局里的办事人员,请他们到时通过江苏巡抚上折给朝廷,说山西解来的十万五千斤好铁已如数收到。其实,这铁里好铁大约只有一半,另一半全是不合要求的平铁和做不得用的废铁。江南制造局的办事人员只图自己得利,将那些平铁、废铁全当好铁去用。压,就是压府县。山西出铁的地方主要在潞安府、辽州、平定州一带,就向这些府县一压铁的斤数,二压银钱,要他们如数如期运到上海,藩库并不多拿一分银子补给他们,任凭他们去摊派盘剥,置若罔闻。&rdo;

&ldo;岂有此理!&rdo;张之洞的手掌在案桌上重重地拍了一下,震得易佩坤心里一跳。&ldo;瞒上压下已是不可饶恕,这贿赂江南制造局,更是罪不容诛!易方伯,你知道江南局拿这些铁做什么吗?那是造枪炮子弹的呀!难怪中国和洋人打仗总是输,用这样的铁造出来的枪炮子弹,怎么能打得过洋人?真是混账!&rdo;

&ldo;葆庚这种做法固然不对,但工部的要求实在办不到。司里正是不愿像葆庚那样做,才来请示大人您给一个主意。&rdo;易佩坤拉长着脸,一副左右为难的可怜相。

是呀,瞒、贿、压不行,按工部说的去做也不行,这差怎么当呢?张之洞心里也没了主意。他寻思良久,也没想出一个好办法来,只得起身对易佩坤说:&ldo;你先回府里去,过几天我们再商议。&rdo;

易佩坤无奈,只得离开抚署。张之洞一连几天都为这事困扰着,始终无一良策。他请桑治平帮他出出主意。桑治平一时也想不出好点子来。他对张之洞说:&ldo;有些事看起来很难,那是因为还没有钻进去;真正钻进去了,总还是有办法可想的。&rdo;

张之洞笑着说:&ldo;这件事就拜托你了,你就钻进去吧!怎么个钻法呢?&rdo;

桑治平想了想说:&ldo;给我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我到出铁的地方去走走看看。&rdo;

&ldo;好,你就下去查看查看吧!&rdo;张之洞说,&ldo;半个月后回来,我等着听你的消息。&rdo;

十多天后,桑治平风尘仆仆地回到太原。他没有回家,径直去了抚署。

&ldo;这些天里实地查看得如何?&rdo;张之洞亲自为桑治平泡了一碗好茶递过来,急急地问。

桑治平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说:&ldo;这些天我马不停蹄跑了潞安府的几个县。就这几个县看来,十万五千斤好铁可以筹集得到。&rdo;

&ldo;这就好!&rdo;听了桑治平这句话,张之洞大大地舒了口气。只要好铁的数量够了,剩下的就只是银钱的事,虽然也是难事,但毕竟要好办些。&ldo;为什么易佩坤说,山西好铁顶多只五万多斤呢?&rdo;

&ldo;是这样的。&rdo;桑治平又连喝了两口茶。他抹了抹嘴巴说,&ldo;好铁是有,但官府收购时不肯出好价,所以炼铁的老板不肯把好铁拿出来,说好铁没有这么多,要买就买平铁好了,这平铁里面其实很多是废铁。至于好铁,他们则偷偷运到直隶去卖。&rdo;

&ldo;喔,是的。这原因经你这一说,其实又很简单。工部出的价低,到了出铁的县,县衙门出的价也就低,卖铁的就拿低价钱的铁来应付。这样,到了太原,大家就只有看到好铁少这一层了。&rdo;张之洞用简洁明晰的语言描出了山西筹铁的这个过程。他感慨地说,&ldo;葆庚是住在太原享福不肯下去,易佩坤也不愿意吃苦去实地查看。你这一去,就把事情摸明白了。先贤告诫:为官要体察民情。这&lso;体察&rso;二字,真是太重要了。&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