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 马伯庸 >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第1页)

据说这颗将星就落在今五丈原南端的诸葛亮中军帐遗址——豁落城。当地人怀念诸葛亮,便把陨星落下的山地叫作“落星湾”,落下的山坡叫“落星坡”,当地即名“落星乡”。

落星石前方,工作人员正在晾晒拓片,一张是今人所绘孔明像,一张是某某名人给慈禧太后写的寿字图。我问工作人员这是哪里拓的,工作人员一指后头,原来落星石南侧是一排长廊,下有石碑,墙上嵌着名人题字。

我看到前头有块石碑,上面刻的是杜甫《蜀相》全文。这诗写得真好,千古咏孔明第一高明。把它放在武侯祠里,也算题中应有之义。但这块石碑后头有两块题壁,就有点不像话了。

一块是“难得糊涂”一块是“吃亏是福”。

你们能理解我满怀热泪读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后,一抬头看到“难得糊涂”“吃亏是福”时的心情么?

这不是有没有文化的问题,而是用心不用心的问题。任何一个稍微了解诸葛武侯生平的人,都不会把这两块题壁和《蜀相》搁在一起。往小了说,这是欠缺规划;往大了说,这是亵渎。

至于诸葛亮生平陈列馆,我进门看了一眼就退出去了。门口有个诸葛亮铜像,铜像前还是一个功德箱。

出得武侯祠,我询问了一下工作人员,得知顺着正门的台阶下去,前面还有一个景点,叫诸葛亮祭灯台庙。

这个小庙更像是个院子,门口一副对子,“五丈原尽含千古秀,仰敬孔明做经典人”。横批:“三国一人”。对联摆对了,但怎么读着这么别扭,“五丈原”对“仰敬孔”,“尽含”对“明做”,怎么读都不合适。

进了院子以后,有一个神龛,还是陆定一那副对子,这次总算摆对位置了。有石碑一通,仔细看碑上的字:“汉蜀军事家——诸葛亮祭灯台。”虽然“军事家”这么说也没错啦,但写在碑上还是觉得怪怪的,哪怕是换成“将才”还顺口点。

我再朝两旁望去,嘿,两员大将拱卫左右。左边魏延,右边马岱……

在这个庙里,还有一排斗姆神庙,没有什么参观价值。我回到武侯祠正门,才发现侧面还有个三国城,其实是个鬼城,三国加聊斋场景,以声光效果渲染恐怖气氛,纯粹的感官刺激,搁在武侯祠旁真是不伦不类。

参观至此,我的情绪已经被完全破坏掉了。离开五丈原,我不住摇头叹息。

各地武侯祠虽然大同小异,但如果有心,一样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成都武侯祠占得一个“大气庄严”;勉县武侯墓占得一个“肃穆沉郁”;勉县武侯祠占得一个“正统宏大”,木门道武侯祠占得一个“幽邃闲逸”,祁山堡上的武侯祠占得一个“杀伐焦虑”。五丈原武侯祠条件得天独厚,只要能剔除无关繁杂,重新整理细节,自然能产生属于自己的风格,发展出五丈原所特有的“悲壮伤怀”。

真心希望能有所改进,不要浪费了如此丰厚的文化内涵。

有人可能会说,今人做的景观,始终不如古人原装得好。这话也未必对。现在很多景点恶俗不堪,实在是因为今人根本没用心的缘故。只要下了功夫,心中有爱,就算是现代人做的,未必不能让人产生共鸣。

这次自驾游一路探幽访古,感觉非常好,可惜这一个句号画得不够完美,真是太遗憾了。

尾声

我们参观完五丈原,直接驱车抵达西安,走完了诸葛亮当年没走完的路。这一次自驾游至此终于圆满结束。

在酒店的停车场,黄二桶轻轻踩住刹车,切至停车档,然后回头问我:“老马,咱们这趟就算是走完了。你有什么感受没有?”

我闭上眼睛,整个旅途中的一点一滴飞速地在脑海里闪过。

是啊,我有什么感受呢?或者说,我这一趟得到了什么?

我见识了不少壮丽的风景,看到了不少幽邃的古迹,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过这么说未免太功利了。旅游的目的,不该是像写工作汇报一样,一点、两点、三点、四点……在我看来,旅游虽然是身体的历险,归根到底,还是心灵上的探求。它让我们的梦想变得清晰,让缺憾变得完满,让思考获得一个空间,去真切地感受在脑海里盘桓已久的体验。

所以这一趟旅途对我的意义在于,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人。

重走了一遍诸葛亮的北伐路,等于体会了一次丞相的心路历程。沿途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对他的了解加深了一点,为这个只活在历史书里的人增加了一丝鲜活的气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途中我不止一次地感慨,倘若不是置身于此,对很多书上的记载就根本不会明白,对古人的心思更无法体会。

不在勉县,不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髓;不穿略阳,不知蜀军艰苦卓绝的行军;不过卤城,不知孔明出祁山的用心何在;不亲眼考察街亭,又怎能体会马谡决策背后的心情。

当整个旅途结束时,诸葛丞相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和出发时大不相同。我看到他所看到的山水,我走过他所走过的栈道,呼吸着同一个秦岭的山风,观察着同一条汉水的奔流。他不再是史书上那一行行冷漠的描述,而是一个被无数细节构建出来的、活生生的人。

我觉得诸葛丞相几乎已成为我的一位朋友。所谓的了解和尊敬,大概就是如此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