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导游说手摸墓顶石雕角檐三下,再摸自己头顶并绕墓三圈,会免灾除病,许愿会显灵,男左转、女右转。我对这种讨游客喜的手段不感冒,婉言谢绝,只想站在庞统墓前安静地多待一会儿。眼睛看着墓碑,脑子里的思绪却飞到了当年的雒城。有时候思考的地点真的很重要,当你身临其境,会引发彼时此地的玄妙共鸣,在这种状态下揣摩史事,有种微醺的爽快感。

想想看,当年雒城下的一场大战,射死庞统,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刘备本来的计划,是以庞统为辅翼直下成都。结果雒城难攻不落,他只好调动诸葛亮、张飞、赵云溯江西上,配合围攻。而庞统的意外身亡,让诸葛亮不得不提前离开荆州,进入川中。因为诸葛亮的离开,荆州无人能制衡关羽,以致大意覆亡。关羽败亡,又引发了刘备伐吴,夷陵一场火烧光了蜀汉的家底和刘备的寿数,让蜀汉的国运彻底改变……雒城确实可以称为蜀汉命运的十字路口,那一箭不止夺去了庞统的命数,也彻底扰动了整个历史进程,让命运掀起滔天巨浪,裹挟着诸葛亮等人朝着历史的另外一个方向汹涌奔流而去,无人能够阻拦。

当然啦,这样的推断足够浪漫,却严谨不足。但庞统之死,确实对蜀汉未来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影响。而我现在站的地方,就是这重大命运的转折之地。

可惜导游很快打破了我的幻想。她告诉我们,这里的庞统墓只是个衣冠冢,真正的庞统墓在白马关后两公里的山中,那里是庞统真正战死的落凤坡原址,因为掉落了庞统血衣,所以又叫庞统血墓。

我心生怀疑,落凤坡是罗贯中的提法,正史里可从来没有这么一说。三国景点最恼人的一点,就是正史、演义掺和到一起,把三国演义的情节拿出来生造个遗迹,得意扬扬地宣称是三国所留。所以逛三国古迹,必须地时时留心分辨才行。

我们又匆匆去看了旁边的张飞殿,里面一尊面目狰狞的泥像,手持丈八蛇矛,整体乏善可陈。我们随便一看,然后离开白马关,前往探访那传说中的庞统血墓。

白马关这一带已经被开发得差不多了,虽然还是位于山中,但附近有好几个宽阔的高级会所和休闲步道。我们沿着山路开了一阵,开始下起小雨来。蒙蒙细雨之中,车子不知不觉开进一个村子。这里叫凤雏村,但村落里的建筑青砖黛瓦,翘檐飞挑,有几分徽派风格,墙色非常新。我们死活找不到血墓的方位,只得下车询问。

村民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有三个村,白马村、七里村和凤鸣村,2007年为了配合白马关景区,合并成了凤雏村。后来汶川大地震后,这里又建起了一系列仿古建筑,如今叫作倒湾古镇。我们问庞统血墓怎么走,村民遥指远处说:“你们朝那里走,很快会看到路边有片水泥地,开进去,不远就是。”

我们依言而行,果然很快在路右边看到一片突兀的水泥平地,不似有路。我们尝试着往里开,发现水泥平地另外一端,就没柏油路了,而是一条土路,两侧茅草足有半人来高,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车往里开了一段,左边的草堆出现了一个缺口,远处隐隐可见古碑。我连忙大喊说到了!黄二桶一个急刹,车停在了路中。可两侧根本没有停车的地方,他只能一咬牙,把车别到旁边的草丛里。

我没顾上管停车的事,跳下车就跑了过去。远处是一片幽静的空地,碑身隐约可见。走近一看,居然碑旁还坐着一个人。那是一位老者,须发皆白,手里拿着手持渔鼓、简板,正咿咿呀呀地唱着什么,声音浑浊嘶哑,在细雨旧碑映衬下却别有一番韵味,让人想起潇湘夜雨莫大先生的胡琴。同行者说这叫道情,也叫竹琴,是川中曲艺的一种。我听了一阵,虽不明其意,却觉得颇能对应心中怀古幽思。这里人迹罕至,极少有人拜访。老人端坐于此自顾说唱,旁若无人,简板起落,不知又带着怎样一番心境。

老人旁边那块碑上写的是“汉靖侯庞凤雏先生尽忠处”,是清代同治七年罗江知县所立,旁边还写了许多小字。因为光线原因,看不清字。

再往里走,还有一块半埋在枯草中的石碑,上书“落凤坡”三字。远处有庞统血墓,比白马关的墓要简陋得多,再往高处看一片石垒严整,据说是张飞点将台,诸葛瞻父子死节也在这里。

我左看右看,总觉得不太对劲。落凤坡是罗贯中杜撰,说刘备埋庞统于此,未免于史无征。现有资料全自清代,不足为凭。不过民间传说既然如此,也没必要深究,权当是寄托哀思之情,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罗江这里还传说农历正月二十六是庞统生日,要举办盛大庙会。这同样也是史无明载,后人附会而已,但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已成文化,起源的真伪已不重要。陆游路过庞统祠墓时写过一首《鹿头关过庞士元庙》,其中有两句:“英雄今古恨,父老岁时思。”可见那时已有父老每年祭奠追思庞统,这就已经足够了。

离开庞统血墓,我们继续北上。开始时沿途还能看到山势连绵,一过罗江县城,地势便开阔起来。我拜访庞统祠墓前的那个疑问,忽然有了答案。

广汉-德阳的地形非常特别。成都以北,龙门山脉以东,广元以南,是一片狭长的盆地平原。但就在广汉-德阳东南一侧,隆起一条龙泉山脉,和金牛道恰好在德阳交会。白马镇正在这交会点上,成为成都平原北方的最后一道屏障。任何从北方来的来犯之敌,必须要在这儿面对守军最顽强的狙击。所谓剑门五关的最后一关,绝非浪得虚名。唐朝杜甫曾做《鹿头山》:“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最后两句,一语道破了白马关附近的山河要旨。过了白马关,就是“险阻尽”“原野阔”的平坦地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