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郭继承讲中庸 > 第32章(第1页)

第32章(第1页)

说孔子当时,这个鲁哀公(当时不叫鲁哀公,死后给他的谥号)问政,问孔子政治的道理。孔子就答复,你看孔子的讲话:

&ldo;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rdo;

孔子说这个你不需要问我,历史有,请皇帝多去读历史就知道了,历史就是我们的榜样。他说文王、武王的这个政治,&ldo;布在方策&rdo;,明白写在历史上。方策,方方的竹片刻上去,中国古人以前不是书啊,方方一块竹片,历史拿刀雕刻在上面,这个叫做方策。策不是现在这个&ldo;册&rdo;,现在的册怎么样子写呢?这个两个月亮一样的,中间没有两点,横过来这个&ldo;册&rdo;,这个册也是象形哦!一片一片方的竹片子,中间拿个绳子把它串起来&ldo;哗啦哗啦&rdo;这个就是册。那么,这个&ldo;策&rdo;字同那个&ldo;册&rdo;道理差不多,意义两样。这个策是竹字头的,下面&ldo;束&rdo;,把绳子捆起来,所以叫做策。&ldo;文武之政,布在方策&rdo;,他说历史上有啊!不过啊,他说,&ldo;人&rdo;,英雄创造了时代,圣人创造了历史,&ldo;其人存,则其政举&rdo;。政治的思想尽管好,制度尽管好,法制也好、政治也好,法律尽管精密,实行法律实行那个政治是人,那个时代碰到了有好的人物,这个时代是了不起的时代。人不对呀,就不行了!换句话说,孔子告诉鲁哀公,在乎你自己领导了,你不要问了,讲道理讲不完哪!所以&ldo;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rdo;周公武王一过了以后,一代就差一代了。像我们讲笑话的,这个一代就不如一代了,到了现在不晓得什么代了,那就糟了。

&ldo;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rdo;他说你要晓得,&ldo;人道&rdo;,人类最敏感的是什么?就是政治。比如国家社会政治好坏,对人类气候一样的敏感,太热了我们受不了,太冷了受不了,气候不好大家受感冒,时代的风气不好大家跟着不好,都感冒了、感冒病。社会的风气、政治风气一好,整个的社会影响都好了,所以&ldo;人道敏政。&rdo;

&ldo;地道敏树&rdo;,那个土质好不好,那个植物种下去就晓得了。好的土壤植物生长就好,土壤坏了植物就长不出来了。这四句话,看历史感叹非常重!其实啊,讲起这个哲学的意义很多。时代就像一个土地,那个时代好的时候啊,产生那些青年才俊人物,真是了不起,真是好!时代差的时候,产生得较差,所以&ldo;人道敏政,地道敏树。&rdo;

&ldo;夫政也者&rdo;,所以政治的道理啊,像&ldo;蒲卢&rdo;,蒲卢就是北方的蒲蒙花,等于南方的芦花,茅草一样的,很贱的那些草,你不要理它它都会长出来,这是&ldo;地道敏树。&rdo;这些草啊,你怎么砍都砍不光的,你把它根根拔了,过一下又长了。所以这句话就是那么一句话,形容词,&ldo;夫政也者,蒲卢也&rdo;。毫不相干的一句话,就像那个草一样。怎么像草一样?政治好的那个时代,几年当中这个社会马上繁荣,像我们现在一样,一下就对了,敏感得很,&ldo;夫政也者,蒲卢也。&rdo;

&ldo;故为政在人&rdo;,所以啊,孔子的教化、教育来了,等于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说你不要问政治的哲学了,总而言之,他又把他拉到人道了。政治理论理想尽管怎么高、制度怎么好都不管,为政的道理在于人,领导人个人。换句话他就劝鲁哀公,你问你的本身对不对。&ldo;取人以身&rdo;,那么人呢要怎么看呢?就看他的本身,不是说你身体好不好,你本身的道德修养够不够。&ldo;修身以道,修道以仁&rdo;,那么看你本身看什么呢?就看你道德教养、文化的基础好不好,这个就是&ldo;道&rdo;,&ldo;修身以道&rdo;。

那么修道呢?他说道啊,&ldo;以仁&rdo;,仁慈、爱人、爱天下人,慈悲爱世。那么,中国经常讲&ldo;仁&rdo;,所以现在你像美国那个总统提倡&ldo;人道&rdo;,人道在仁道的下面,中国的仁道包括他那个人道。仁,不是只讲人道哦,不只讲我们人类的人道,仁是包括了爱一切众生,就是佛家那个观念,所谓&ldo;亲亲、仁民、爱物(一切的物)&rdo;就叫做&ldo;仁&rdo;。所以他这里《中庸》就有解释,&ldo;仁者,人也,亲亲为大。&rdo;所以仁道啊,就是由人道开始做基础,人道开始&ldo;亲亲为大&rdo;。儒家同佛家不同,佛家动辄就要度众生,自己都度不了,怎么度啊?儒家不吹这个大牛,很谦虚,&ldo;亲亲为大&rdo;,先不度众生,先度我自己;我度好了,度我的亲人父母兄弟姊妹、度我的家属;度好了,一个圈子、一个圈子慢慢地放大,就是&ldo;亲我亲以及人之亲&rdo;,&ldo;老我老&rdo;,我的老人都有得归属了,再扩充这个力量,救社会上其他的老人,&ldo;幼吾幼以及人之幼&rdo;,我的孩子们把他教养好了,那么,有力量再教养社会上(其他的孩子),一个圈子慢慢放大。动辄就要度一切,你半个都度不了。所以儒家批评佛家的不对,基本上方法上的冲突就是在这里。那么他这里讲&ldo;亲亲为大&rdo;,先由我亲近的人开始做起,这就是仁道的初步。

&ldo;义者,宜也,尊贤为大。&rdo;那么仁义这个&ldo;义&rdo;,什么叫做义呢?什么叫义啊?说:朋友,你有钱没有?我们现在报纸上不是看到啊,那个在抢计程车的,刀一拿:朋友,讲义气的,有没有?我要三百块!没有,给你一刀!那也是义气嘛!你有,哦,老大,你够义气啊!我说三百你就给三百!嘿,这是土匪的义。所以义者是&ldo;宜也&rdo;,怎么样合适,恰到好处、适宜。就是礼。义的道理,&ldo;尊贤为大&rdo;,亲近有道有德的,学这个人文的规范,这个是最重要。也就是佛家的精神所谓亲近善知识,儒家就叫做一个字&ldo;义&rdo;,就是应该的、合理的,所以仁跟义俩的解释孔子在这里解释:&ldo;义者,宜也,尊贤为大。&rdo;

&ldo;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rdo;,你们读中国书要注意啊,&ldo;亲亲之杀&rdo;,哦,亲亲要把他杀掉。那不得了!杀是切到这里为止,切,刀切下来一样,&ldo;杀&rdo;就是到这个阶段。所以亲亲之杀,亲亲也有个程度的呀,过分了也不行。过分了就是完全自私了,你不能爱社会爱人类了。就是亲亲爱自己的人,也要相当的程度,过分了变成溺爱,溺爱是爱小孩爱自己的子女假使溺爱呢,这个儿女的教育给父母害了。父母太爱啊,害了儿女,他不知道亲亲之杀。换一句话你对于自己兄弟姊妹父母的孝顺,也有一个礼仪的范围,过分了,也错了。这是亲亲之杀,有一个程度、界线。

&ldo;尊贤之等&rdo;,尊重贤人有德之士,也有一个范围。要求一切等等有个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不行。所以,礼就是一个界线、生活的艺术、一个防范、一个范围,有一定的范围,他说这个礼的道理就是这样产生的。礼等于宗教的就是戒律。那么,现在讲到礼的道理。

&ldo;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rdo;他说一个人&ldo;在下位&rdo;,在下面的老百姓们,下面社会上一般人,&ldo;不获乎上&rdo;,有意见、有痛苦不能够达到上面,领导人不知道,皇帝不知道,那就完了,他说&ldo;民不可得而治矣&rdo;。实际上一个领导人就是大家庭一个家长,每个家庭的成员的痛苦,他对一切应该知道;社会的毛病应该知道。不知道,&ldo;不可得而治矣&rdo;,这个治道上边就有问题了。所谓后世的历史上叫做&ldo;下情不能上达&rdo;,下面的痛苦、一切的情形,上面完全给中间有权力的人、给历史上那些当权派阻碍了,不知道。像有些历史到了最后的危险的时候,明明敌人打进来,像南宋的末期,敌人已经打过来了,皇帝都不知道,然后有人告诉他敌人来了,听到炮声都响了,他说这是什么啊?&ldo;哦,这是他们做喜事放鞭炮啊!&rdo;那些奸臣这样欺骗那些皇帝的,也有这种事情。那么,&ldo;民不可得而治矣&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