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山中的宰相
&ldo;九四曰&lso;或跃在渊,无咎&rso;,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rdo;
《易经》讲了半天讲到极点,只教你把握一个时间、空间,时间不属于自己,任你怎样努力,也没有用;时间到后来被变作运气,运不来,轮不到那个时间,再转亦没有用。但是要注意,看历史就知道,有些人时间到了自己的前面,却不让时间轻轻溜过去了。但&ldo;或跃在渊,无咎。&rdo;这句九四爻的爻辞说的是什么呢?前面说过,这句爻辞的&ldo;或&rdo;字,等于一个人站在门中间,一脚在里一脚在外,进出都可以,所以孔子这里说&ldo;上下无常,非为邪也&rdo;。要上去或要下来都可以,但并不是滑头,当然滑头也可以做到这样,这中间就在各人的内心了。再进一步解说,一个人处世,或者进一步,或者退一步,也没有办法固定,但是始终不是为个人,只为社会,为国家,要有贡献,并不是滑头,但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这样站在中间,是等待时机,所以这是无咎的。当然人生做到第四爻,那是最舒服的。历史上有些人可以做到这样,举例来说,道家所标榜南北朝时候的陶弘景,有名的所谓山中宰相,南北朝几个皇帝,大事都要请教他,但他永远不出来,不做谁的官。像这一类人,所谓上下无常,进退无恒的人,中国历史上蛮多,可是他的情感,对于社会、国家的贡献,并没有忘记,并不是专门为私。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ldo;九三曰&lso;飞龙在天,利见大人&rso;,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
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平天者亲
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rdo;
九二爻说&ldo;利见大人&rdo;,现在九五爻也说&ldo;利见大人&rdo;,这到底说什么呢?是很妙的,而孔子的解释也炒得很,这也看出他老人家的&ldo;上下无常,进退无恒&rdo;也蛮滑的。有人写文章受他这一段的影响很大,那就是司马迁。试翻开《伯夷列传》看,司马迁整个的思想路线,都是走的这一段路,他对人生的评价,也是走这一段路。这一段很妙很妙,要详细研究起来,问题很多。这一段的文字也很美,但不要被美的文字骗过去了。古人的文章,文字境界很高,读起来,往往因为喜欢文字的美,而忽略了文字中重要的思想。如《胜王阁序》,大家读起来,&ldo;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rdo;,都觉得文字很美,可是王勃在这篇文章中所透露的思想,却被忽略了。
现在我们先了解同声相应这一段的文字。
&ldo;同声相应&rdo;,这四个字研究起来很有趣,所谓&ldo;同声&rdo;,我们试到乡村就体会得到,有一只牛叫,另一只牛亦叫,相应了,因为同声,但牛叫鸡不会叫,因为不同声。&ldo;同气相求&rdo;,同一个气类的东西,这个&ldo;气&rdo;字很玄了,以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说,物质元素排列相同的,自然合起来。这两句话又在说些什么呢?再看下面,透过了文字,就知道他的思想。&ldo;水流湿&rdo;,当然水向湿的地方流。&ldo;火就燥&rdo;,越干燥的地方越容易起火,这都是说自然的现象。&ldo;云从龙,风从虎。&rdo;龙大家都没见过,老虎一来风就来了。台湾没有老虎,在大陆,夜里在乡下丘陵地带走路,就要注意,有风来了,老虎就来了,这是中国古代的物理常识,这些都是说物类的相从。可是孔子讲这些干什么呢?和&ldo;飞龙在天,利见大人&rdo;又有什么关系?他没有交代,现代年轻人常常说:&ldo;中国古代没有什么东西,只搞搞文字,没有思想。&rdo;这种说法才真是没有思想呢!下边他又说&ldo;圣人作而万物睹&rdo;。我们现在一谈到圣人就想到孔夫子,这里孔夫子所讲的圣人当然不是他自己,也不是指文王、周公,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代名词,如佛家讲的&ldo;佛&rdo;,基督教讲的&ldo;神&rdo;,都只是一个代号。&ldo;圣人作而万物睹&rdo;的意思是说,世界上有人文文化出来,唐尧虞舜开创人文文化以后,万物的道理就看得清楚,这是讲人的。下面再讲物理的性质:&ldo;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rdo;如一次燃烧,有的化为气的上升,有的物质下落于地,于是他的结论&ldo;则各从其类也&rdo;,各人从他的同类。
他这一段到底讲了些什么?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也讲到这个问题,他首先列举了好些个善人,都没有得到上天的好报,怀疑为什么道理,而最后引用了这段文章作答案,写得非常妙。
我们先解决一个问题,以前的文学中,常有&ldo;攀龙附凤&rdo;这句话,例如汉高祖起来了,陈平、萧何这些原来不过是县政府的小科员,也做了一国的宰相,所以这一段,说穿了,也就没味道,那只是他的人生哲学。所谓&ldo;利见大人&rdo;,只是各从其类,各人的爱好,也可以说是世界人类心理的分析。有些想发财的人,就看不起官位,这就是各从其类的意思,由这个道理可以看人生。到了九五爻这里的利见大人,不是普通的大人,是各从其类的大人。
莫到琼楼最上层
&ldo;上九曰&lso;亢龙有悔&rso;,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
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rdo;
人不要坐到最高位,换句话说,做人也不要做得太高明了,做得太高明了不好玩的,贵到没有位置好占。有的人,学问、人格、仪表都好,可是太贵了,贵而到了无位,连一个科员的位置都得不到。高到极点,下面没有干部了,或者说天下人都是干部,可是天下人都不敢说话,有意见都不敢发表,这就讨厌了,到这时就到了亢龙的境界,这时即使是好的,也会被打下来了,自己左右没有人来帮助,所以这一爻最不好。&ldo;动而有悔&rdo;,动辄得咎,没有好的事情临到身上了。
孔子这一段,把六爻的爻辞,统统拉到人文文化的这一面,这是第三节。
用九而不被九用
下面又不同了,如果也是属于孔子研究《易经》所说的话,那么可能孔子去年的心得报告和前年的心得报告又不同了。我们先看看原文:
&ldo;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
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
治也。&rdo;
&ldo;潜龙勿用,下也。&rdo;下这个字的意思,太低了。&ldo;见龙在田,时舍也。&rdo;时间定在那里,舍就是住,定在那里。&ldo;终日乾乾,行事也。&rdo;这是对做事而言。&ldo;或跃在渊,自试也。&rdo;是自己准备,试探一下。&ldo;飞龙在天,上治也。&rdo;上面最好的现象,天下太平的境界。&ldo;亢龙有悔,穷之灾也。&rdo;到了极点,前面再没有路走了。&ldo;乾元用九,天下治也。&rdo;整个是好的,天下太平。这一段的六爻解释又不同,而且讲得非常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