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也依样上了香,见梅长苏跪在那里,只想着以前自己做错了事,才被罚跪,难道苏哥哥也做错了事被罚跪?飞流见苏哥哥一脸的苦楚,便走过去与苏哥哥跪在一起,有错一起承当。
浔阳云初岳、寒医荀珍、药王谷谷主素天枢、少林方丈大师等知道梅长苏身份的江湖人士,以及、江左盟在京的所有人也都前来吊唁。
见人都来的差不多了,甄平上前禀告:&ldo;少帅,门外有许多百姓带了祭品,想来祭拜林帅。&rdo;
梅长苏沉思片刻,就道:&ldo;略微检查一下就让他们进来吧。你和黎纲维护一下秩序。&rdo;
林燮的灵柩从梅岭回京,路上花了十数日,一路行来,沿途知道的平民百姓,很多都自发的前去祭奠,更有甚者,一路跟随车队来到京城,他们仰慕林燮这样的大英雄,争相传颂赤焰军的丰功伟绩。
看着一张张陌生但真诚的面孔,梅长苏被深深的感动了。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跨马杀敌,保家为国,林燮,自己引以为傲的父亲,能得到这些身后殊荣,也不狂来世间走一回了。梅长苏想到这里,才略感欣慰。
百姓们得知灵堂前的大缸中是陷害忠良的恶人的人头之后,纷纷往里扔各种污秽之物,有很多人去而复返,就是为了往里扔一个臭鸡蛋。
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直到掌灯时分,门外仍有排队等候之人。甄平来到门外告诉大家:&ldo;今日吊唁到此为止,明日午时起灵送葬。夜黑路滑不安全,今日请大家先回,明日上午再来。路远的朋友,可到林府安排的客栈歇息,食宿全免。&rdo;
老百姓见安排周详,便都走了。
有许多因听了赤焰军的传奇故事,想要参军的少年,甄平都一一安排妥当。
天黑的越来越早了,萧景琰到的时候,早已经掌好了灯,他扶着即将临盆的皇后柳氏下了轿子,与她一同进了祠堂。
到了享堂的门前,萧景琰低声对皇后道:&ldo;跪下。&rdo;然后扶着她慢慢跪在门口。
林静瑶一见儿媳来了,心中一揪,腾地一下站起身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门外,喝问:&ldo;你带皇后来做什么?!你不知道她快生了吗?!&rdo;
萧景琰只淡淡地道:&ldo;皇后也应该来祭拜林帅。&rdo;
林静瑶知道儿子的心思,看未出世的孙儿的面子,她也该让柳氏进门,认了孙子哪还有不认儿子的道理?林静瑶狠狠瞪了萧景琰一眼,也只得道:&ldo;进去吧。&rdo;
&ldo;谢母亲!&rdo;萧景琰说罢,把柳氏扶起来,带她到灵堂前上香。
上完香,林静瑶马上道:&ldo;赶紧把皇后送回去!路上小心些!&rdo;
&ldo;是,母亲。&rdo;萧景琰应着,扶着柳氏道,&ldo;走吧。&rdo;
萧景琰再回来,自然是跪到灵堂之内母亲身边。
第二日午时。
天阴沉沉的,片片灰云仿佛要压下来一样,秋风瑟瑟,更加清冷了。
虽然林家直系旁系的亲属都非常少,但林燮的送葬队伍的规模却超过了不久前刚刚落葬的梁帝,两边围观的百姓更是人山人海。
队伍前端,当今天子和太后全身缟素亲自执绋,林燮的灵柩倒不显多豪华,后面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家属,豪华的是后面跟着十二个同样的棺椁,里面躺着林燮的十二亲兵,他们生死都护着林燮,所以梅长苏决定厚葬他们,并把他们葬在父母身边。在后面还有十数个棺椁,都是赤焰军中大将,出城之后,他们将被送至各自家乡安葬。这之后才是文武百官和挑选出来的五千将士。最后面,还有一驾马车,上面捆着一个大缸,去吊唁过的百姓都知道缸里是什么,纷纷往里扔杂物,一传十,十传百,围观百姓们都知道了,大家悲愤之情高涨,什么烂菜叶子,砖头瓦块都往里扔,很快就把大缸填满了。大家仍然不住的往里扔,落的马车上都是,最后都把大缸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