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内总管是太监吗 > 第171章(第1页)

第171章(第1页)

然而这场京城保卫战最先吹响战争号角的并不是袁崇焕驻扎的广渠门,而是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一万兵马驻扎的德胜门。也该这两个总兵倒霉,他们两面对的正是皇太极亲率的后金和蒙古精锐!

&ldo;轰‐‐轰‐‐&rdo;

德胜门城楼上的红衣大炮率先向后金和蒙古的前锋部队喷射着怒火。轰隆隆地炮声整个京城都能听到。

王承恩听到炮声一起,便一身披挂,背上&lso;灵宝&rso;弓,带着两百来号全身铠甲地武监手拿弓矢朝袁崇焕驻扎地广渠门而去。

德胜门外的战斗几乎没有悬念。先是侯世禄的兵马与后金的先锋部队一触既溃。让满桂吃惊的同时只得强令自己的五千人马冲击后金的先逢部队。广渠门上地守军见满桂军独立支撑。于是呼,满桂被友军大炮误伤,大同兵马被迫缩回城下进了德胜门瓮城内休整,而满桂也被特许入城疗伤。

侯世禄虽然平庸,却在溃退的时候吸引了皇太级的注意力,让被自己人打得大败的满桂大同兵马得以进城休整。

明朝武备松弛,由来已久。比如当初后金攻开原。开原和广宁,沈阳齐名,名列辽东三大镇。结果后金兵杀到的时候,军马尚在离城一百里的地方吃草。皇城脚下京师三大营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因为训练少对大炮的操作技术不过关,满桂不被轰死实在是福气。

王承恩领着武监们来到广渠门站在城楼之上,看着城外袁崇焕率领地关宁铁骑,分布广渠门外周围。祖大寿领兵在南。王承胤兵在西北依靠大运河,袁崇焕自己在西领着九千人马严阵以待。

(再次从声,这本书不是史料。只是带有历史色彩地小说,历史上的北京保卫战跟书中叙述有很大的区别)

王承恩带着武监才广渠门城楼不久,倪远璐竟然也是甲胃加身,竟然带着自己散尽家资邀来地几百死士上了城楼,两人相见,相视大笑。笑罢,王承恩看着倪元璐带来的多是未经训练的百姓,叹道:&ldo;倪大人,这又何必!&rdo;

&ldo;哈哈!前两日御前面圣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请缨与建奴撕杀,还说什么&lso;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面前反复念叨,太监尚能如此,何况我这朝中大员!&rdo;

倪元璐说到此,突然看到王承恩手中拿着单筒望远镜,疑惑道:&ldo;此乃何物?&rdo;

&ldo;千里眼。&rdo;

&ldo;千里眼?

王承恩将手中单筒望远镜递给倪元璐,并告诉倪元璐使用的方法,倪元璐将单筒望远镜朝广渠门外的后金军营望去,大叹道:&ldo;你这厮的淫巧奇技非同小可,这千里眼实在是神物!&rdo;

倪元璐只知道望远镜的神奇,却不知道望远镜投入战场的跨时代意义比它的神奇性还要巨大的多!中国的东北部,除了几个有名的山川峻岭,大多为平原地区,谁能看得更远,发觉敌军更早,战场上就能先敌布置,对付少数民族的骑兵,先敌布置防御阵型的重要性更为重要。

王承恩看着倪元璐对单筒望远镜爱不惜手,笑道:&ldo;这&lso;千里眼&rso;我便赠送倪大人了。&rdo;说罢,王承恩一挥手,手下的武监又递给他一架望远镜。王承恩回北京前可是带了好几架望远镜。

&ldo;建奴来袭!&rdo;倪元璐大叫道。

王承恩手拿望远镜再次朝广渠门外的后金军营望去,果然见大队骑兵奔出后金大营,王承恩估摸了一下怕是有两万多骑兵冲向广渠门东南角的祖大寿的防线。

战争一触即发!

&ldo;轰、轰‐‐&rdo;

广渠门城楼上的红衣大炮首先朝蜂拥而至的后金开炮。由于城楼上布有友军,城楼上的京城守军基本上是不敢随便乱放枪或者弓矢,只得以射程比较远的火炮轰击后金,支援城下的明朝军队。才发了几炮,竟然有半数炮弹落在广渠门城楼下的友军之中。

&ldo;停止炮击!&rdo;王承恩和倪元璐两人同时高喝,这还了得,这守卫京城的京师竟然荒唐到如此程度!

还好有王承恩和倪元璐在,不至于酿成德胜门自己人被自己炸昏的惨剧。面对敌人远远高于自己的兵力,祖大寿竟凭借手头的几千人没有京城城防军队的配合下硬是将两万人的攻势抵挡下来。

王承恩从望远镜中看着广渠门外血肉横飞的两军撕杀场面,比之王承恩之前遭遇的血腥场面要来得震撼得多。

这就是两军对垒,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成分在纳入。只有生或死,没有其他选择。

后金的第一拨铁骑力战祖大寿不下,向北而溃逃,突然发现在广渠门北面有王承胤的大批人马。

此时不知道是后金认为王承胤在北面的人马是伏兵,还是其他,后金铁骑竟然倾巢而出,同时攻击广渠门西北的王承胤和正西的袁崇焕防线。然而王承胤竟然跟后金兵马一触即溃,不仅没有力战,一部分军队还朝袁崇焕的防线靠拢,一部分散兵溃散开来,跟广渠门东南的祖大寿军队顽强的战斗力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地下。

王承恩来不及纳闷,后金铁骑万马奔腾之势如若黄河决堤般朝居中的袁崇焕防线冲击过来。由于王承胤部一触既溃,向袁崇焕的中路防线靠拢,后金铁骑和蒙古军队的攻势基本都向中路集中,中间的袁崇焕遭受了最大的压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