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之前,问我:&ldo;怎么能够有效地买到古董?&rdo;我教给他一个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当地找行家,人家领道儿。你自己两眼一摸黑,你上哪儿买去?他就真找了个行家带路。但当时我忘说了一句:&ldo;你找到行家可以,但不能暴露你的真实意图。&rdo;结果他找到行家以后,开门见山说:&ldo;我想买交椅,你带我去。&rdo;那行家说:&ldo;你睡一宿吧,明儿我带你找去。&rdo;估计他睡的那一宿,那个行家就找了一把交椅,设好局了。
第二天行家就带他跑到乡下去了,进了村,迎头碰见一个老大爷。他就拿着图,问人家老大爷,找这椅子。老大爷一看,说:&ldo;我们家牲口棚里好像有这么一个,扔多少年了。&rdo;他就迫不及待地钻到牲口棚里,真有这么一把交椅,如获至宝啊。赶紧买下,扛回北京。花了多少钱?不是我不告诉大家,是他就没好意思跟我说。
我说:&ldo;你的交椅是新仿的。&rdo;他说:&ldo;不可能!&rdo;我问:&ldo;为什么不可能啊?&rdo;他说:&ldo;村里的人都姓宋,是宋江的后代。&rdo;他知道交椅是权力的象征,误认为交椅的象征也会遗传下去。那个村里的人都姓宋,交椅就是真的吗?同时,他又暴露了自己的意图,人家事先把这个东西搁在那儿,他就上套了。我告诉他这把交椅一定是新的。他一开始不承认,最后我说:&ldo;这个很简单,你看椅子挺脏的吧,你要是不嫌麻烦,把它搁在卫生间,弄点儿热肥皂水,刷一刷,它就锃新。&rdo;隔了一个礼拜,他跟我说:&ldo;我在家给椅子刷了一遍,所有的做旧痕迹全下去了,特新。&rdo;他承认这把交椅是新仿的了。
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你收藏的时候,理论非常重要。但是不能死读书,不能按图索骥。在收藏当中,你不能时时暴露目的,很多人知道你想找什么,很可能就会把这个东西事先准备在那里。这是一个经验教训。
我们通过交椅,了解了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我们知道了这种起居方式对中国人的影响;知道了我们的文化,在这样一个宏大背景中产生怎样的变化;知道了我们由席地而坐逐渐转为垂足而坐。
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我们后一千年的生活变得非常幸福。
《马未都说收藏&iddot;家具篇》03一榻清风--床榻
古代汉语中很多词汇,单音词汇的时候指的是两种东西,床它的功能是逐渐由坐具转为了纯粹的卧具,逐渐地,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一开始床也兼有卧具之功能。你比如《说文》中它的解释是&ot;床,安身之坐者&ot;,我们讲过。汉刘熙的《释名》中他说&ot;人所坐卧曰床&ot;,它说得很清楚,坐,卧两个功能都有。
【古诗文中的床】
在古诗文中的很多床指的是胡床,就是交椅,我们上一讲讲到了。那么古诗中也有其他的床指的就是睡觉的,比如《诗经豳风》中《七月》它说&ot;十月蟋蟀,入我床下&ot;,那说得很清楚,这个睡觉的地方,天冷了,蟋蟀钻到床下,在交换,很诗情画意的。我们熟知的《木兰词》有&ot;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ot;
它就说&ot;坐我西阁床&ot;,&ot;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ot;它说得这很清楚,我进了我西阁床,我把衣服都换了,然后化完妆再出去,大家都觉得,你怎么变成女的了?它说的这个床就显然是睡觉的了。所以在古代的汉语中,床不是单一地指就是坐具,它兼备了卧具。但它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尤其当椅具出现,当我们真正的高坐出现的时候,床就变成了纯粹的卧具了。
【榻】
床有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非常简单的,从非常古老的家具演变过来的,叫榻。榻它在古义中是指它近地,榻是指&ot;塌&ot;,它是比较矮,就是平的,我们古代的记载中当然有一些带栏杆的也叫榻,但我们现在比较明确的一个概念就是无栏杆,无围子,一个平面的四足落地的卧具,这就是榻。榻在《释名》中的解释是&ot;长狭而卑曰榻,言其塌然而近地也&ot;。他说的就是,卑是地位低,狭长,地位低,比较近地,这就是榻。
早期的榻都特别矮,我们今天看到的榻相对来说都比较高,我们先看一下榻的图形,就是这个样子。四足落地,一个平面。特别矮的榻呢,我是见过的。十多年前,山西大部分家具向北京流动的时候,那时候有很多人做这种生意,我们今天在北京的很多市场上都能看到山西家具。当时就出现了这种古榻,非常非常地矮,有案形的,有桌形的,非常矮,四足落地,十几公分高。我当时看了是非常惊讶,我一直没闹清楚这个榻是干什么用的,今天把榻搁在地上睡觉是非常怪异的,后来我慢慢的通过跟农民的接触、聊天,我发现这个榻是搁在炕上的。尤其到了春天和秋天,烧炕的时候有时候会感到非常热的时候榻离开炕上有十几公分,非常舒服。
我一个朋友很喜欢,买了一个榻,就是这种古榻,回去就睡觉。回来以后我就问他,我说,你这个榻睡着舒服不舒服啊?他说,有点别扭,我说,怎么别扭啊?他说我早上一睁眼跟我们家猫对着脸。说它矮嘛,它只有十几公分离开地,所以他一睁眼跟猫脸对脸,原来没有过的感觉嘛,过去睡床没有这种感觉嘛。
那么这种矮榻显然是受我们古榻的影响。山西和陕西这些地区交通相对比较闭塞,文化的传导和输出都比较慢,所以它就保留了很多古代的文化的符号和特征。所以山西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中非常有特色,非常有价值的一组家具,就是它的地域性特别明显。
【榻的典故】
历史上关于榻有很多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的一句名言就是&ot;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ot;。
因为我们都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他心里老是忐忑不安的,所以他对身边的事,尤其经过五代十国以后,五代十国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残酷的时期,不停地在换君主,所以他非常担心,他就说&ot;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ot;,好像是一种担心。这个榻呢,显然是睡觉来用的。
跟榻相关的有一个词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叫&ot;下榻&ot;。下榻这个词我们都听习惯了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就是出差,说您在哪儿下榻呀?国宾更容易说在钓鱼台国宾馆下榻。榻是睡觉的,那下榻,下榻,如果床是睡觉的,就叫&ot;下床&ot;,就不睡觉嘛,它为什么叫&ot;下榻&ot;,不叫&ot;上榻&ot;呢?
这就有个历史故事,东汉有一个名臣陈蕃,他性情耿直,是一个非常廉政的官,他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他专门设专榻。就是他分人嘛,看不上的人,你爱怎么着怎么着了,我看上的人,我就专门有一个榻。他这榻平时是挂在墙上的。一来了重要的客人,就是他喜欢,他看得中的人,他就把这个榻从墙上拿下来,让你睡觉,所以叫&ot;下榻&ot;。如果当时他要挂一床在墙上,那就叫&ot;下床&ot;了。所以&ot;下榻&ot;是这么来的,是非常古的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