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袁氏遵约倒戈之前,总得有一番和谈,以终止此南北对峙之局。这样一来,则南方这个支离破碎,一军三旗的纷乱场面也得有个整体的规划,和一个总负责人。黎黄二公既相持不下,则声望原在二公之上的孙文,就呼之欲出了。时局发展至此,袁氏亦觉时机成熟,由前敌将领段祺瑞等四十二人,一封联衔通电(民元一月二十五日),六岁的宣统皇帝就遵命退位了。
鞑虏易驱民国难建
还有许多历史家,尤其是若干美国汉学家,像已故的哈佛学派健将玛丽瑞德教授(arycwright)。她把狭义的辛亥革命追根究柢,竟发现武昌起义是&lso;文学社&rso;&lso;共进社&rso;他们搞起来的。&lso;同盟会&rso;几几乎没有实际参预。
我们治革命史的,如果只从&lso;组织&rso;的一个角度来看它,这话原没有错。辛亥十月十日武昌首义时,同盟会和那些首义团体,的确没有直接的组织关系。但是&lso;革命&rso;原是在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之下,&lso;一时俱发的群众通动&rso;(aspontaneoassovent)。在暴发之前,更重要的则是有一个&lso;全国一致信服的意志&rso;(nationalnsens)。此一意志,虽革命群众人人皆有,然其中总有一两个,甚或只有一个团体,为&lso;众星所拱&rso;,为兄弟团体所信服的,&lso;马首是瞻&rso;的老大。中国革命如此,美国革命、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也都是一样的。老实说,辛亥革命前后,革命群众所一致笃信不移的共同意志,只有八个字:&lso;驱除鞑虏,建立民国。&rso;(须知袁世凯就是抓住上四字而掠夺了革命果实,身正大位的;他也是背叛后四字而身败名裂、遗臭青史的。)而同盟会却正是这桩&lso;共同意志&rso;的发源地和推动者。它也是化这一意志为革命行动的&lso;马首&rso;。它更提供了&lso;以美国为模范&rso;的运作方式、抽象理论,和领袖人才。辛亥革命期间,&lso;同盟会&rso;之外,其他的小革命团体,都只是一些&lso;娃娃队&rso;&lso;红卫兵&rso;。他们造反有余;建立民国就不是他们办得了的事了。所以治辛亥革命史而忽略了&lso;同盟会&rso;领导的重要性,正如治黑奴解放史而低贬了林肯一样,都是二次大战后,美国繁琐史学滥觞的结果,不足取也。
可是同盟会当时这八字灵符,宣传起来,虽有其摧枯拉朽之力;而实行起来,却有其难易之分。&lso;驱除鞑虏&rso;那时是最有效率的口号。它扩大了统战范围;缩小了打击目标。把大清帝国的唐德刚一切罪恶,腐烂社会的一切不平,帝国主义的各项侵略,这些大黑锅,都让&lso;鞑虏&rso;大哥,一肩背了过去。把&lso;鞑虏&rso;一下&lso;驱&rso;掉了,一个灿烂光辉的中华上国,立刻就可&lso;依复&rso;了。好不痛快哉?!
驱除鞑虏岂难事哉?非也!现在纽约市大执鞭,当年是&lso;正黄旗&rso;贵族的吾友黄庚教授,便时常指着他自己的鼻子向我说:&lso;你们(汉人)那时要驱除的鞑虏,就是我!&rso;&lso;我们(汉人)&rso;那时为什么要&lso;驱除&rso;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小鞑虏黄庚呢?我拍拍黄教授说:&lso;我们不但不驱除你,还把汉家姑娘嫁给你呢!&rso;
所以孙中山那时要&lso;驱除鞑虏&rso;,只是驱除几个可怜又可嫌的满族寡妇孤儿,和十来位昏聩糊涂,连半句&lso;满语&rso;也不会说的满族老头子罢了。其后袁世凯歪歪嘴,不就把他们&lso;驱除&rso;了?─干净俐落。
可是那八字灵符的下四字&lso;建立民国&rso;,就不那么简单了。中山与同盟会诸公,首先即以他们自己新组织的同盟会为示范,来试验那个&lso;三权分立&rso;、&lso;权力制衡&rso;和&lso;司法独立&rso;的美国式的共和模式(republican odel)。
&lso;同盟会&rso;于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在东京成立时,其组织形式即分&lso;执行&rso;、&lso;评议&rso;(立法)、&lso;司法&rso;三部。中山由全体一致推选出任&lso;执行部总理&rso;,黄兴当选为&lso;执行部庶务&rso;,等于副总理。汪精卫则当选为&lso;评议部议长&rso;;邓家彦为&lso;司法部判事长&rso;。每部各有分属。全会干部三十余人,三权分立,煞有介事。然据曾任执行部书记的田桐回忆,&lso;当时以秘密结社,最忌手续繁复。稽考时日,司法、评议二部,尤难实行。同人提议开三部联合会。遇有重要之事,将三部人员结合,一次议决实行。自此制行后,司法、评议二部未曾独立行使职权矣。&rso;(见田桐&lso;同盟会成立记&rso;载&lso;革命文献&rso;第二辑)事实上,当一九○七年三月四日孙总理接受日人馈金离日时,如此重大事件,他们显然连会也没有开过。于此一纠纷,我们就可看出这个革命司令部内,平时会务操作的程序了。其后由&lso;同盟会&rso;进而改组为&lso;国民党&rso;而&lso;中华革命党&rso;而&lso;中国国民党&rso;。连&lso;总理&rso;、&lso;总裁&rso;二职称都变成孙、蒋二公专用的&lso;谥法&rso;,再没有第二个&lso;总理&rso;,第二个&lso;总裁&rso;了。三权分立云乎哉?有人或许要问:既然如此,革命不就不澈底了吗?朋友,革命原不能&lso;毕其功于一役&rso;。它是分阶段前进的。每一阶段都有些进步,搞了七八上十个阶段,&lso;革命&rso;就会&lso;成功&rso;了。用不着做急色鬼。所以当时以一个首倡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的神圣政党、国父完人,以身作则,尚且如此,欲以之托诸军阀及&lso;八百罗汉&rso;(民初国会议员的集体浑名),而期其有成,岂非缘木求鱼哉?辛亥革命过去八十年了。我们搞&lso;建立民国&rso;,到现在已换了几个朝代,而我们的&lso;民国&rso;至今还是个半调子、&lso;四不像&rso;,实在是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一个真正的&lso;民国&rso;,最后是必然要出现的。不信,等着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