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民国前十年 百度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武昌首义时,第二个主要团体&lso;文学社&rso;,则是个青年军人的组合,原名&lso;振武学社&rso;。盖清末行新政,练&lso;新军&rso;,袁世凯的&lso;北洋六镇&rso;之外,以湖北张之洞所练的&lso;鄂军&rso;最有成绩。袁世凯狡猾而专横,他的六镇之内不用有革命倾向的留日学生。张之洞则较开明,他不但大批保送优秀青年留日,并且重用留日归国学生以扩展新政、新军。不幸的是,在任何腐败的独裁政权之内从事改革开放,都是自掘坟墓(且看今日苏联)。因为有旧政权的克制,改革开放便不可能顺利开展。一旦改革不能尽如人意,则改革运动中的大批&lso;新&rso;人,就必然要走向叛逆之途。─这就是辛亥年间,新建鄂军之内,其所以革命党成百成千的道理,而文学社则是他们的秘密组织。文学社成立于辛亥之初,社员遍布鄂军诸标(即现今之&lso;团&rso;)及工程营、辎重营、炮兵队等单位。所以他们一旦搞起&lso;起义&rso;来,就同孙黄在华南所策动的不一样了。在南方他们多半是以&lso;乌合之众&rso;对抗&lso;正规军&rso;;在湖北他们要&lso;起义&rso;,那就是&lso;正规军叛变&rso;了。搞军队叛变的效率,较之搞会党暴动,自然就事半功倍。

不过&lso;文学社&rso;里的小革命家,却有个美中不足─他们之间,有兵无将(这和同盟会内有将无兵的情况,恰相反)。&lso;文学社&rso;的百任社长蒋翊武(湖南沣县人),也不过是鄂军混成协第四十三标三营里的一个小士兵。后升正副目(正副班长)。其他列名史册的辛亥功臣熊秉坤等人也都是小兵。所以他们一旦造起反来,局面搞大了,却有有兵无将之苦─后来情急智生,竟强迫一个反革命的旅长(混成协的协统)黎元洪来领导革命。辛亥之夏,四川&lso;路案&rso;骤起,清廷要调鄂军入川弹压,而众兵丁不愿离鄂。&lso;文学社&rso;与&lso;共进社&rso;乃暗通声气,终于联合造反。十月十日武昌城内一声炮响,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国就摇摇欲坠了。

从&lso;企台&rso;到&lso;总统&rso;

中山先生此时虽病急乱求医,四处筹款,但所得则极其有限。东西帝国主义都想利用他,但是又不信任他。中山当时在美洲华侨界的最大靠山厥为&lso;洪门致公堂&rso;,而致公堂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口惠而实不至。据中山先生于一九一○年(宣统二年庚戌正月二十日、阳历三月一日)&lso;致美洲同志赵公璧函&rso;,他的第九次起义之失败,实因缺款五千,而&lso;波士顿致公堂担任五千,所寄不过一千九百余元。纽约致公堂许担任者,一文未寄……&rso;。

所以近代史书如邓泽如所著&lso;中国国民党二十年史迹&rso;中所罗列的十万八万之数,都是&lso;认捐&rso;的数目,或事后夸大之词,不是实际的收入。这实在不是&lso;致公堂&rso;诸公悭吝,而是中山的革命原是个无底洞,钞票是填不满的。加以当年华侨社区之中,既无&lso;王安&rso;,亦无&lso;包玉刚&rso;。大家都是打工仔,在美国&lso;排华法&rso;欺压之下,做点洗衣店、餐馆的苦力劳动;终年所得,勉却饥寒。在一身难保之下,支持革命,已尽其所能了。过分捐献,大多力不从心。因此中山先生在辛亥七十二烈土死难之后,他实在已罗掘俱穷,甚至自身也衣食难周。

同年十月&lso;武昌起义&rso;爆发,中山时年四十六,正值壮年。据党史所载,他那时正在北美&lso;致公总堂&rso;支持之下,组织个&lso;筹饷局&rso;,到处巡回讲演革命,筹募军饷。但据一些私人记述,中山此时日常生活都很难维持。武昌起义期间,他正在科罗拉多州典华城(denver亦译但维尔或敦复)一家卢姓唐餐馆中打工,当&lso;企台&rso;(粤语茶房)。他原先对&lso;武昌暴动&rso;的消息,并未有太强烈的反应。因为同样的起义他已领导过十次了,何况这次的发动者和他并无直接关系呢?可是一天他正手捧餐盘自厨房出来为客人上茶时,忽然有一同事向他大叫一声说:&lso;老孙,你有份&ldo;电报。&rdo;&rso;说着,那同事便把那份来电丢到&lso;老孙&rso;的餐盘中去。中山拆阅来电,不禁喜出望外。原来那电报(显然是黄兴打来的)是要他立刻束装回国。因为革命情势发展迅速,&lso;中华民国&rso;可能即将成立;一旦成立了,则首任&lso;大总统&rso;,实非君莫属也。─果然,两个多月以后,企台老孙就真的做起中华民国的首任&lso;临时大总统&rso;了。

挖掘了民族良心的&lso;黄花冈&rso;

孙中山先生实在是十分伟大的。他不但在辛亥革命时代是个最前进的思想家。搞历史的人一百年后回头看,孙公仍然是我民族最高层领袖中,近百年来极少有、甚至是唯一的&lso;现代人&rso;。毛泽东雄才大略也,可是&lso;太土了&rso;。这三个字不是我们写历史的人封他的。那是他枕边人江青夫人对他的评语。君不见毛主席故宫的伟人书房里,就找不到一本洋书?君不闻,毛主席自夸把&lso;资治通鉴&rso;读了六遍。毛主席一辈子只会做酸溜溜的旧诗词,而一句&lso;新&rso;诗也不会写;毛公也一辈子未穿过西装,据说也未刷过牙。他这土老儿居然也找到了一个当明星的老婆,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中山先生是个现代人。他在辛亥革命时的思想,是&lso;新&rso;得过了头,也可说是&lso;躐等&rso;吧。其实他那&lso;八字&rso;真言,就足够领导一个&lso;辛亥革命&rso;了。其他都是多余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