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自己出列道:&ldo;皇上,大不了和他打一仗!&rdo;
徽宗不由轻视了他一眼:&ldo;你的禁军打得过么?&rdo;
杨戬即刻沉默不语。
众人皆是不语,赵桓却说道:&ldo;父皇让我去吧,能解家国之危,又能学习到杀字军的军事,可谓一举两得啊。&rdo;
但是众人都觉得和简直凶多吉少,赵桓却不在意:&ldo;现有辽国为敌,以后还有金国,杀字军不敢乱来,他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那我就作为他的丹书铁卷好了。&rdo;
当即,皇帝下旨,太子赵恒,督监杀字军。即刻随杀字军启程,远征北漠。
北漠,不是燕地,方天定这一次是真的要对辽庭动手了。
若是被金军抢先,就拿不回来了。
赵构与群臣一同送杀字军离开,当然,群臣是来送赵桓的,赵构是来送方天定的。
赵桓与他的九哥道别之后,骑着马与方天定一道走了。
有些不适应马背上的感觉,赵桓扭了扭屁股,沉了沉,继续前行了。
方天定悠悠道:&ldo;朝中总有佞臣,我也是被迫的。&rdo;
赵桓摇着马缰绳,点头道:&ldo;我懂。&rdo;
第二十二章战乱与平静
这一次,方天定走的是另外一条线路,经过了河间府,见到了四万雄兵,并且命令五千振国军留守河间府,带走了郑彪与陆恒。
轮番上前线,磨练士兵,是必然的。
振国军军士经过半年的磨练,起码达到了童贯手下的程度,只是比起辽人金人还有些距离。
但是留守河间府,半年未接触战事的这些兵丁,更是差得远了。
顺道到了燕京,方天定即刻下令邓元觉换防河间府,带走一万中军军士,到河间府将剩下的三万士兵替换而来。
这样一来,河间府就只剩下邓元觉已经中军一万人了,连中军首领朱昌陈三千两人都留在燕京。
也就是说,燕京与威海关如今囤积了七万大军,河间府的防守,彻底被消弱了。
但是,这只是数据上,一万中军,经过半年的磨练,绝对比得上换防的如同民兵的三万人,而且方天定还在河间府留下了振国军,这可是五千骑兵,而且骑术已经成熟,马战之术也相当熟练。比起五千辽军,在战力上绝对不低,而且还拥有弯刀,马战之上,兵器之中弯刀绝对是能普及的兵器中最好的。
应为弯刀的造型注定了,骑兵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削掉敌人的首级。
马战的时候,手臂武器,就是一个力矩,马则是作为动力,若是枪,点在敌人的胸甲上,虽然瞬间穿透力很强,但是相对的,自己的手也要受到伤害。